“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偌若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這首飽含深情地電影插曲《映山紅》,曾打動億萬聽眾的心,被唱遍大江南北,以至幾十年過去,人們還念念不忘,如今推出的韓紅、黃英等不同版本仍經(jīng)久不衰。“嶺上開遍映山紅”,唱出了對親人歸來的熱切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愛屋及烏由歌及花而愛上了映山紅——這種春天山野隨處可見的花兒。
當然,愛她往深里說,是常常涌起隱藏于內(nèi)心的那抹鄉(xiāng)愁。小時候,家鄉(xiāng)丘陵地帶山野里也盛開著艷紅小叢杜鵑,當春天杜鵑開放,滿山鮮艷,就像彩霞映照在山嶺上,清晨是花兒最美的時刻,鮮嫩里帶著露水,薄如蟬翼花朵,紅艷艷惹人垂涎,隨手采擷一朵,含在嘴里,酸酸澀澀的,透著血的鮮紅,染印在唇上似涂了嫣紅的唇膏,這是大自然賜予山里孩子們的純天然化妝品啊!
這個春天為再尋兒時美好記憶,我登上廣州附近以野生杜鵑聞名的兩座山峰——從化的通天蠟燭和清遠的望軍山,欣賞到千米高山之上,漫山遍野映山紅,那種紅,紅到熱烈,那種美,美到窒息,再次體驗了大自然中“嶺上開遍映山紅”的那種美好!
通天蠟燭,從化十座千米高山中第六座,海拔1046米,每年清明前后,這里高山野生杜鵑盛開,大片相連染紅山脈。從山下遙望,尖尖的山頂,火紅如點燃的蠟燭,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通天蠟燭。千米之上紅杜鵑,沐浴著山巔之霧氣和雨水,一塵不染,陽光下熱烈地綻放,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么恣意,那么絢燦,朵朵花兒嬌艷欲滴,花瓣兒密密匝匝,蕊靠著蕊,瓣挨著瓣,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讓你不掏手機拍下都對不起花兒似的。
相比于通天蠟燭,望軍山的杜鵑更鮮更純,如果將通天蠟燭的杜鵑比作十八的姑娘,那望軍山的杜鵑還是十四、五歲的少女,她嬌嫩,帶著羞澀,清純可愛。
遠離城市的喧囂,踏入這片花海,聽聽花兒與陽光呢喃,聞聞縷縷芬芳,看那蓬勃的艷紅,一抹一抹綻滿山坡,那戶外的隊伍蜿蜒穿行在山脊線上,宛如一條長蛇在紅綠相間畫面上蠕動,仿佛綠的山、紅的花和五顏六色的人們書寫春的詩意!
這一刻,清風徐來,那花、那山、那人,那世間的美好,無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