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生活變成了一團亂麻,我頭腦里面特別的混亂,突然間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粗暴媽媽中了。
這幾天洋洋一直在哼唧,聽的我內心好煩躁,我就想改變他這個德行,前天在聽《我的情緒小怪獸》的故事會時,他說他要跟我做在一起,我擔心他看不到圖片,就不允許他跟我一起坐,結果他生氣說不聽故事了,鬧了半天,最后跑去另一個房間玩,壓根兒就不來聽故事,我內心就很失落,我把閱讀看的太重要,而去忽略了洋洋內心真實的想法。洋洋他只是想跟我坐一起,這樣他覺得自己有能力?他想當老師?也許都有。
這幾天我頭腦里面一直在想繪本館的事情,所以完全沒有去想關注洋洋,前天從幼兒園出來就有點不開心,后面聽故事搞的也不開心,幾個不開心重疊在一起,所以更不開心了。
這幾天洋洋有什么事情不好好表達,或是他有事情想要那么做,如果我不答應,他就開始哼唧,我看到他哼唧時我更煩躁,而忘記去看到他的情緒,強制性的想去把他扭轉過來,我什么時候變得如此控制啊,太可怕了,我還覺得那是一個新辦法。改變我愚蠢的想法。
昨天晚上去果媛家吃飯,再同果媛聊怎么讓這個繪本館有所起色的問題,我說去找園長談談,果媛說我現在不具備這個實力來做這個事情,是的她說到了我的痛點,把我有點搞的很煩躁,說話總是一針見血,讓我有時無法接受。
現在繪本館的問題如下:
1.繪本館內缺少相應的閱讀氣氛,走進來沒有繪本館的樣子,書的擺放不對,墻上沒有相應的裝飾。讓孩子走進來沒有想呆著去的愿望。
2.如何辦高質量的故事會?如何把一個故事做的好玩。(可以做口述故事,毛絨故事,做的好玩些,耐心看完《故事知道怎么辦》的二套書籍)
3.我自己的普通話不過關,這個需要加強學習
4.沒有專業知識,開始學習,多看有關圖畫類的書籍(看完后寫下來,仔細去看)
5.給父母們免費開閱讀講座。在上次那個基礎上把講座坐的更精致。
6.做公眾號,去分析繪本,一天一本,或者一個星期一本去把繪本解讀出來。
7.多做父母課堂,不管有沒有人來,先發布再說,不去試是不會知道問題在哪里的。
昨晚在果媛家里,肖鴻輝跟洋洋玩不知道玩什么游戲,洋洋非要拉著我一起去,我正在同果媛說話,果媛說了幾個很尖銳的問題,把我搞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我那一刻其實內心特別沒有底氣,我甚至對果媛的話有些惱羞成怒,那一刻我能感覺到自己對他話的恐懼,不知所措,讓我特別的郁悶。更多的氣憤還是對自己的很不滿,非常的挫敗,讓我真心覺得非常的難過,所以洋洋拉我的時候,那一刻我有了更多的不滿,我非常的氣氛,大吼著讓他自己去玩,還說你又不是肖鴻宇,現在的我怎么變成這樣了,太可怕了,孩子需要的是我的關注。
后面洋洋想吃牛肉干,我讓他吃完飯再說,他不愿意,我又跑去搶他手上的東西,我很粗魯的去拒絕了孩子的要求,自然我也能感受到洋洋變的特別情緒化,情緒波動特別大,其實多少情緒是我身上的,因為我的情緒不穩定,所以導致他這樣。
我又有多久沒有好好的去陪洋洋畫畫了,沒有好好的陪他一起做個科學實驗了,我眼中只有看書二個字,我去忽視別的事情對洋洋其實一樣很重要。
昨天再回來的路上,我對洋洋說,洋洋我們把自行車推過去,洋洋說媽媽我想坐上去,我說我們走一下吧,當我這么說的時候,洋洋就又開始哼唧,說狠話,我沒有看到洋洋的情緒我也沒有去共情,而我更覺得自己很不可理喻,為什么這么簡單的要求我都不一開始就滿足洋洋呢,我內心就是想控制他,我就是想制服這個小孩,當他開始鬧的時候我又覺得他的話讓我煩躁,我馬上說洋洋當你不斷的哼唧時,讓我特別煩躁,我希望你好好說話,洋洋只好改變自己的口氣,我想讓他直接表達情緒,但我沒有給他做到一個好的示范,我在強硬的控制他。
堅持記錄,去看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其實我被現實遮住了雙眼,我的內心沒有停止過對比,我一直把自己同別人在比較,這樣我會把自己搞死的
我沒有做到像以前那樣給洋洋去編故事,我多久都沒有給孩子編個好玩又好聽的故事了。這個特殊時光需要重新撿起來。也忘記給洋洋寫鼓勵貼紙了。
這幾天洋洋值得鼓勵的事情 :
1.昨天在騎自行車時,自行車碰到一塊大石頭,洋洋說媽媽,騎自行車時小心點,碰到那個石頭搞的我屁股很痛。我馬上對洋洋說,媽媽看到了你用很好的方式來變得自己的情緒和事情,同時表達了你自己的需求,媽媽聽了也很舒服也知道怎么做,太好了。
2.昨晚洋洋把自己倒出來的玩具收拾了一大半,在媽媽生氣的時候還懂的過來同媽媽商量,媽媽我去洗澡你幫我去收拾玩具,洋洋會專注解決問題的辦法。收拾完玩具自己去洗澡,又自己在不需要媽媽監督的情況下,自己快速的穿好了衣服。
昨天還有坐的很不對的事情,昨晚洋洋玩的不舍得洗澡,我叫他洗澡了,太晚了一會沒空讀故事,他說那就不讀故事了唄,我說那不可以(我的想法為什么不讀故事呢,每天閱讀是必須的),后面我洗完澡出來,我又說洋洋別玩了,媽媽明天要去上課,要早點睡覺,后面洋洋不愿意,我馬上說洋洋媽媽跟你說了,現在來洗澡,要不我等下就不管你了,威脅控制說話完全失去理智,我又回到了一個控制型媽媽的角色中。
洗完澡讀故事,洋洋堅持要帶面具聽故事,我跟他說:你是選擇帶著面具玩還是放下面具媽媽給你讀故事,你來決定,我們又鬧上了。真的不可以帶著聽故事嗎?不是,我就是想讓他知道做媽媽的威嚴他必須服從。
兒子,對不起,媽媽心太亂了,媽媽又變的焦慮了,特別是這段時間卡沒有賺錢,繪本館完全沒有起色,我陷入了恐懼害怕之中,我太需要讓自己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