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臨時決定要送孩子上幼兒園,給我的理由是“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才兩歲九個月,真的就已經(jīng)開跑了嗎?”我暗自思忖到。
當我還沉浸在和孩子一起悠閑漫步的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的時候,老公給了我一記猝不及防,提醒我說孩子該跑步前進了。
我側身看他,一副懵懂的模樣,全然不知自己即將做什么,也不知我們想要他做什么。我自信我的孩子在任何方面都不比別人差,至少和絕大部分同齡孩子相比,所以我完全可以認為對于這些在父母們的要求下即將跑步前進的孩子們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像我們家孩子一樣,是一臉茫然的,是懵懂的。
其實我心里也很清楚,老公所謂的“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并不是對孩子的要求,更多的是對他自己的要求,身為父親,他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足夠好的條件,至少在孩子真正需要開跑或者想要開跑了的時候,他有能力給得起足夠好的助跑護具。
相比之下,我做得似乎就很差勁了,從懷孕的時候算起,那會仗著自己年輕氣盛,任性妄為:因受不了孕期反應食欲不振,忘記了曾多少次不顧老公的勸阻,偷偷跑出去吃重口味的食物;又有多少次因為受不了胎教音樂的枯燥乏味,而任性地把它換成了武俠劇和偶像劇;本應多多運動的特殊時期,又總是借上班辛苦之口、以沒人陪伴為由,窩在家里賴在床上。
孩子出生后,甚覺得可愛,新手媽媽上路,除了無休止的對他好,其余的我似乎什么都不會,含在嘴里,捧在手里,因他高興而哈哈大笑,一遇著感冒便著急得哇哇大哭。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相比老公的付出而言,我貌似太不稱職了,很長一段時間里,老公每天努力工作,想為我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我,卻經(jīng)常以他沒有顧及其他為由,比如說:昨天說好今天一起帶孩子們去接種疫苗的,可到了今天你卻遲遲賴在床上不起來,寧愿自顧自地點著手機,也不顧我在一旁再三的催促。諸如此類的事情,再遇上我心情不好我都會搬出來找他麻煩,或者說是發(fā)泄平日里積攢的不滿。卻總是忽略他一周七天六天得早起上班,余下的一天即使不上班也有處理不完的公事。
其實老公是一個好父親,暫且不說每天起床前總是忍不住親吻孩子們熟睡的臉已成為了一種習慣。若干年后,說不定孩子們黏他會勝過黏我。等真到了那一天,我估計又會有新的問題抱怨了。
孩子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離不開父母兩個人不停的角色轉換,既然如此,我何不選擇適當放手,按照老公的想法就讓他試著跑起來。至于我自己的擔憂,就像當初給孩子隔奶一樣,現(xiàn)如今他第一次離開家去學校對于我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新的考驗,他不習慣沒有了我在身邊的生活,我又何嘗能馬上習慣沒有了他在身邊吵鬧的日子?
是真的要開跑了,下周起,孩子即將開啟他的幼兒園之旅,而我也給自己定了很多小目標,健身跳操考駕照、學習進步找工作。但愿我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