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是一所綜合性學校,尤以文理擅長,除了數學、計算機老師外,文科中的近代史、英語、高等教育發展史老師也都令人難忘。近代史是在大二上的,馬院的王建華老師,上課形式多樣,內容也很豐富,照本宣科的講課沒有人會感興趣,他經常將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放在屏幕上與我們探討,當然和近代史也有密切的關系,印象中主要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些經濟、政治方面的政策研究,這些歷史事實我們新奇而又陌生,聽得津津有味,考試也會考一些相關的內容,像土改政策這些。大二的各科成績都不理想,唯獨這一門課還不錯,我想也是難忘的一個原因吧,正如黯淡星空中的一個比較明亮的星,為后來的恢復點亮了路。他還經常放一些電影,比如《活著》之類的,這時候大階梯教室就變成了一個電影放映廳,近代史可記得在晚上,門一關,燈一滅,屏幕一亮,開始了晚上的電影旅程。當然不是單純的消遣,故事中的人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的生活狀態和所作所為也在啟迪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生活以及生命的意義,很有教育意義。
高等教育發展史這么課聽起來似乎比較陌生,上課的老師大概也姓王,個子很高,喜歡捧著一杯茶侃侃而談,他習慣寫板書,而且很有特點——像古人一樣,從左到右豎著寫,當然是繁體字。字寫的也不錯,有點瘦金體味道,一節課下來,幾塊活動黑板上滿是豎列的繁體字,不了解的還以為是在學古文甚至是考古。他的授課風格也很天馬行空,經常是想到哪里講到哪里,講到哪里就深入研究哪里,當然不是浮光掠影的淺嘗輒止,往往有一針見血的精辟之見,或發人深省,或醍醐灌頂,或茅塞頓開。他的課程期末考試也很有特點,就是發一張大A3紙,空白,寫一篇自己最近感想的文章,字數不限,題材不限,自由發揮,真是把風格堅持到了最后,不得不佩服。記得當時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如火如荼,韓國和日本都有好的表現,而中國早在預選賽早早淘汰,對比鮮明。我就以這個主題為突破,探討了一番東亞三個國家的民族特性和社會發展、精神面貌的關系,以足球隊的表現為例,橫向對比,縱向分析頭頭是道論述了一番,最后基本寫滿了正反面,當然字體也是大的驚人。后來,老師也很給力的打了一個90分,那是那年夏天關于世界杯和我的課堂、我的青春的一個融合記憶。悶熱的夏天,略顯空曠的教室,一絲微風吹來,老師呷了一口茶,繼續著信馬由韁,遠處的知了聲陣陣想起,略感煩躁。
說到世界杯這樣的體育比賽,就不得不好好紀念一下每逢重要體育比賽的食堂直播盛況了。每年的NBA總決賽那幾場,是每一個食堂的每一個電視機前人滿為患都難以形容的場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男生,是的,有的只穿了褲衩和拖鞋,直接從宿舍到食堂來看球賽直播;有的剛上完課,拿著書包也在旁邊看上一會;有的趁比賽間歇抓住時間扒幾口飯,立刻投入到激烈的過程中,生怕錯過了一個瞬間;有的沒有了位子,就身體傾斜的擠在人群中,是的,為了給外圍的群眾一個更好的觀球視角,犧牲了一些舒適性,這也是公共場所的一個禮儀,或者說是觀賽禮儀。也有許多并不太熱心的吃瓜同學,只是為了看人的,人看球,人看人,人越來越多,這對食堂的秩序管理也是一個挑戰,當然,南大的學生還是很守規矩的,沒有出現什么岔子讓人操心。大學的那幾年,正是科比的湖人隊風頭正盛的時期,與凱爾特人的龍爭虎斗,牽動著許多人的心,雖然無關現實的利益,但青春的精力和躁動就在一次次的牽掛和激動中漸漸遠去,我們也由忠實的鐵桿成為了那個路人。
四食堂和五食堂的男生較多,因此球賽進行的時候,荷爾蒙常常爆棚,里面打菜的大媽也紛紛表示受不了,要趕緊逃離。六食堂的女生較多,所以球賽的氛圍就沒有那么濃厚,邊上的雅座餐廳更是有小資情調,這和粗獷的球賽沾不上邊,大學的包容氛圍在食堂也體現了出來,無論你的愛好是什么,都可以找到屬于你的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