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除了克爾凱戈爾,海德格爾應該是存在主義的元老了。“人,詩意地安居”是德國古典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海德格爾借詮釋他的詩來解讀存在主義,又以存在的維度解讀詩,這是海德格爾藝術哲學與眾不同的地方。顯而易見,海德格爾的這個存在,不是物質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他以詩的多維語言去詮釋隱藏在萬物深處的神性,去揭開 “存在之真”的神秘面紗,以達到他所信仰的“此在”的彼岸。人是會思辨明道理的高級動物,只有在精神的矛盾折磨中進行自我的否定再否定,人類的思想才會進步。這一精神上的不懈追求,正是海氏所一再強調的對神性的敬仰。
“詩是真正讓我們安居的東西。但是,我們通過什么達到安居之所呢?通過建筑,那讓我們安居的詩的創造,就是一種建筑……如果我們循此尋求到詩的本質,也就能把握到安居的本質。”安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規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詩便是對神性尺度的采納,為了人的安居而對神性尺度的采納。”正如康德所言:讓我們敬畏和驚贊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觀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國是一個不信教的國家,崇敬之心不足,精神缺乏皈依。當今社會,物質化和功利化象兩道濃密的濾網,濾去了內在的、精神的、形而上的東西。精神貧乏的時代,更需要有真正的詩意追求。否則,我們疲憊的靈魂就沒有安歇之地,在這個匆忙而喧囂的社會,我們太需要哪怕是一片烏托邦的理想王國來寄托溫馨暖人的夢幻!來對抗物欲橫流的現實!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