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ofo小黃車搞活動,集齊5張小黃人卡片,可以拿到77塊錢的現金獎勵。老朱是個上班騎行族,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是在經過每天有空沒空的騎行的艱苦努力下,還是差第四張卡片沒有集齊(好多人都差第四張,原來跟支付寶集福字一個套路)。于是老朱發動了萬能的朋友圈,提出交換卡片的訴求。沒想到把一個久不聯系的大學同學勾了出來,通過一陣閑聊,讓老朱不禁感嘆,當今社會,你必須要掌握一項新型技能,這就是今天老朱要跟各位書友分享的職場新必殺技——自激勵。
要了解自激勵,首先我們看看具備自激勵能力的人。老朱稱其為自我激勵者,而上面這位同學,恰恰就是身邊的典型。
W是我大學對面宿舍的同學,屬于高瘦陽光運動男,雖然皮膚黝黑,但陽光帥氣的面容和勤于鍛煉的習慣反倒給自己贏得了黑馬王子的稱號。W不算學霸,更不是高富帥,但他身上總是有用不完的精氣神,興趣廣泛,嗜好讀書,曾經創下一年借書將近200本的記錄,被選為學院的讀書之星。臨近畢業,在我們正糾結考研還是工作時,他早早簽了一家國企,并在公司開始實習了。在我們正猶豫畢業是留在北京艱苦奮斗還是回老家安逸享受時,人家已經拿到了北京戶口了。我們畢業那個年代,大多數企業已經不給本科生落戶了,而W卻成了公司的特例。
畢業的頭兩年W在國企干得不那么順心,有幾次一起聚餐,他聊起了生活的乏味和環境的不滿。我笑話他,有了北京戶口,端著個鐵飯碗,下一步趕緊找個好姑娘結婚成家是正事,憂慮什么呢。W卻告訴我,等自己找準了方向,會立刻辭職,當時驚得我啞口無言。W沒讓我失望,沒過多久,他給我們幾個留在北京的同學發信息,說一起聚個餐,因為他馬上要去成都干公益了。聚餐時我們都不太明白他的想法,好好的北京戶口不用,跑到成都去,而且還放棄了自己的大型國企兩年HR經驗,調到一個無私貢獻賺不到錢的行業,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W很堅持,他認為那份工作能讓他全情投入,生活得有質量。
去了成都后我們很少聯系,偶爾看他發發朋友圈,都是他們公益圈的事情,我也不太感冒,基本上是都是關愛社區老人或殘疾兒童這類的善舉。直到前幾天聊天,他告訴我他又要離職了,因為他要去跟朋友創業了,主要的項目就是社區老人陪護。這次我沒有吃驚,因為我相信他不久肯定會以創業者的身份分享經驗了。
其實從W身上能夠發現,他具備自我激勵的全部特征。什么是自我激勵?說白了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干,永遠閑不住。老朱總結出自我激勵有三大特征:
一、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不拘泥于現狀。W是我們所謂的不安分的人,這是自我激勵者的普遍特征。他們總是在大多數人目標模糊時,就已經給自己定下了規劃,在別人猶豫選擇時,他們已經開始了行動。
二、自己尋找問題解決方法,總是比別人先行一步。自我激勵者在別人還在等待組織領導安排時,已經開始了行動。因為他們個人目標明確,甚至個人目標先于組織目標。而且遇到問題,他們從不會埋怨或求救,而是先自己尋找方法,勇于試錯。W不是個善于交際的人,但為了能去一家公益企業,他會利用自己的全部人脈關系,成都的那份工作就是高我們幾屆的大學校友介紹的。
三、自己有獨立精神追求和價值使命,目標達成的樂趣與成就感高于物質報酬。自我激勵者有超強的自驅力,他們可以為了認同的價值觀和使命忍受低薪,就像W那樣可以放棄北京戶口和高薪而轉投陌生而低薪的公益行業。
為什么老朱要心心念念的嘮叨自激勵這件事呢?因為時代變了,現在是互聯網社會,人和人的鏈接快捷而高效,這就導致原有的組織關系和職場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最近老朱在聽阿里巴巴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老師的課,他提到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創造力革命的時代,創造者最主要的驅動力是創造帶來的成就感和社會價值,自激勵正是這些創造者的特征。像美國的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公司,招聘選拔的是正是創造者。
我們會發現,那些具備自激勵技能的人,要么正在創業,要么準備創業,他們正在搶奪新機會的入口,他們正在爭取進入未來更高階層的船票,一旦社會轉型完畢,這些人將成為新的精英階層。而那些安于現狀甘于等待的人,將逐漸淪為社會的底層。更可怕的是,當互聯網公司的組織文化成為未來所有企業奉為圭臬的管理寶典,企業領導們不再愿意花時間、耐心和精力監督員工,而更期待員工自激勵來完成工作時,那些沒有get到這項技能的人將立刻失業。
所以自激勵將是未來職場的必備技能,老朱認為我們現在趁著年輕就應該抓緊掌握。那么如何來迅速練就這項獨門絕學呢?這里跟大家推薦幾個實用方法。
自激勵第一式:鍛煉最佳的精神狀態和體能。自我激勵者必須能迅速調節自己,在需要時保持最佳的精力和體能。以前的職場人士,往往等待著領導發號施令,按著領導的計劃安排行事,自己無需動腦思考,按照經驗就能搞定。而自激勵需要的是自己訂立計劃,思考解決方案,付諸行動跟蹤結果。相當于自己干了領導的活兒,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體能根本支持不了。其實社會精英早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會有自律的健身計劃,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因為身體和精神是動力之源。
自激勵第二式:時刻做好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自激勵的本質是自我驅動,光有動力不行,關鍵在于制定好目標,分配好時間。自我激勵者要識別出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要給重要的事情分配出時間。如果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從不考慮每件工作對自己的價值,是否有助于自己的目標,還跟以前一樣隨波逐流,很輕易被時代甩到后面。
自激勵第三式: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并擅長的事情,迅速行動。自我激勵者能夠深刻的認識自己,他們看重使命和價值,并明白個人才能所在。在互聯網社會,短板理論不再適用,每個個體的突出技能都不再局限于公司的平臺,只要足夠優秀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用武之地,這也是我們看到各領域越來越多的大牛層出不窮的原因。所謂的優勢就是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的比普通水準高出一截的那件事,一旦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才愿意全情投入,奮不顧身,不計得失。
自我激勵第四式:尋找到積極開放的組織氛圍和工作環境。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火車時速跑不過200km/h,而現在的高鐵能達到300km/h,秘訣在于高鐵的每節車廂都能獨立驅動,不像傳統火車那樣只靠一個火車頭牽引。所以傳統的靠領導監督管理的方式已經落伍,為什么新型互聯網公司如此高效?秘訣就在于每個人都是一個引擎。如果你每天早上給自己上了一針雞血,結果才工作半天就被死板的上級和消極的同事吸干,那可以考慮換個環境了。人是相互影響的,這也是很多公司在創業期由老板親自招聘每個人的緣故,老板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夠自激勵。
自激勵第五式:不滿足于現狀,追求自我更新和迭代。自我激勵者最擔心的便是落伍于時代,行業和同事。所以他們會拼命的學習,即使獲得了成功,依然不忘初心,因為他們明白,成功永遠是昨天,要想永遠走在別人前面,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尋求比別人更快的進步。所以自我更新和迭代是自我激勵者們的習慣。
喬幫主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蕓蕓眾生,沒他老人家那么高的精神追求,但我們至少要考慮到生存問題,不要等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像膠片一樣落伍結果被時代淘汰。如果你覺得老朱的分析有道理,那請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調整狀態,做個自我激勵者,一起加油。
這是老朱在簡書上的第八篇文章,如果您覺得對自己有用或有啟發,請支持我并點個贊,我會更勤奮的寫作,與各位書友一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