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濃醇的,茶是清淡的。
咖啡與典雅,茶與優雅。
咖啡常與憂郁為伴,茶常與清靜為伍。
咖啡讓人興奮,喝茶令人安靜。
咖啡是一種情結,喝茶是一種生活。
有種說法:棋琴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如今七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前者是風花雪夜浪漫典雅的生活方式,有古代的詩佐證。后者是開門七件事的日常生活,尋常百姓的本色生活。
記得小時候,茶葉都是用專用的罐盛放,平日里我們沒有機會喝茶,只有家里來了客人,父母親才讓我們給客人泡茶,我們只看不喝,那時根夲不懂茶。
長大以后,知道了咖啡,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令,漸漸迷上咖啡,喜歡那股苦味,喜歡那淡淡的苦甜味,喜歡那股百味雜陳的奶香,喜歡攪伴的遐想,喜歡沉靜在咖啡里的情緒。
二十幾歲的年令,有著無以倫比的心氣。剛參加工作時,在三坪填一家“小鎮上的好萊塢”咖啡廳與一位記者聊天時討論過一個問題:喝茶的永遠是喝茶的,喝咖啡的永遠是喝咖啡的。且行且近到了中年終于明白了咖啡與茶的兩個世界。
時過境遷了近三十年,咖啡情結了近三十年,今日對咖啡的喜歡變成了一種需要。清晨,一杯咖啡讓自己精神氣爽的出門。午睡精神不佳,沖一杯咖啡讓自己頭腦清醒的進入工作狀態。閑暇時光,邀三五好友落坐咖啡屋,沐浴午后的陽光,享受蘭色的夜晚,述說心中的故事。
時過境遷了三十年,浸入生活的卻是茶事,有茶的日子,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對茶的喜愛遠超過咖啡,抑或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
茶字筆劃拆開來講,意思是“人在草木間”,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之間,吸收的是天地之精華,氤氳沐浴天地之精華,這才是茶的真髓。
《茶錄》上有句話說茶“其旨歸于色香味,其道歸于精躁潔”。表面看來我們喝的是它的色香味,實際上品的是茶道。這個茶道與一般人講的繁文褥節的泡茶過程不同,是指內心的一種清靜,一種優雅,一種平和,一種純潔。
年前,久居南方的大學同學為我淘了一把茶壺,寄來一包收藏多年的老茶頭,每至周末煮幾頭,隔著透明的茶壺,循著熱氣騰騰的茶氣,置身滿屋的茶香,仿佛與同學一道,拋開滿腦子的浮躁思緒,保持心思的清澈,內心油然而生出一種草木滋潤的怡然自得。
茶是清靜的,也是清寂的,喝茶喝的是清靜的人生,品味的是平靜詳和的日子。在浮躁的社會,能讓躁動的情緒安靜下來,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莫過于喝茶了。端起茶杯的瞬間,也放下心中所有的煩惱瑣事,遇到高興激動的事情,沖一杯茗茶,著著漸漸散開的茶葉,云卷云舒的心情漸漸的平復下來,讓快樂隨著茶香綿長悠遠。
年輕時喜歡咖啡的濃醇沉厚,如今經歷了忙碌,經歷了浮躁,再回到一杯茶的日子,才真正體會到一種雋永悠長的清淡。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咖啡,喜歡飲料,鮮有喜歡喝茶的。濃情喝咖啡,清心品淡茶,喝茶對他們來講太淡了,淡的安靜無聲,淡的清心寡欲。那一日下班,看到兒子端著茶盅,手捧一本書,著實讓我驚嘆,是喜是驚還是憂?林語堂大師曾說“以一個冷靜的頭腦去看忙亂世界的人”才能體味到茶的清香,能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且行且長,漸行漸遠,唯愿有茶的日子,開啟一段美好的時光。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大年初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