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滌綸探親途中發生的奇異事件展開,作者著墨細致,情節發展循序漸進,是一部極佳的治愈心靈的小說。花了四天的時間拜讀 了Claire McFall的作品,小說配得上其獲得的所有贊譽。
逃出生天OR離奇隕沒
滌綸艱難逃出車廂,偶遇神秘的崔斯坦,事發至此,我一直以為滌綸是車禍的唯一幸存者。隨著行文深入,時間流逝,滌綸的肚子好沒有餓,也不覺得渴,我就對滌綸的目前身份產生了懷疑。隨著他們旅途的深入,我始終沒有看到一個人煙,我基本已經斷定:雖然不知道滌綸的狀態,但她已經不是正常人類了。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當滌綸和崔斯坦執拗的時候,崔斯坦沒辦法只好目不轉睛地注視滌綸,這個細節出現過幾次,滌綸收到這種“催眠”之后,就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崔斯坦走,顯然崔斯坦具有某種“魔力”。這樣的滌綸和崔斯坦,充滿神秘感,顯然已經可以斷定這是一部科幻類的小說了。這是我在沒有閱讀相關簡介,隨著閱讀的深入,所得出來的猜測。
旅途不斷深入,第一次崔斯坦著急趕路,周遭有類似于狼叫的聲音(其實是魔鬼),面對滌綸的疑惑,崔斯坦以狼叫搪塞。顯然,作為一個擺渡人,他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能隱瞞盡量隱瞞,這樣會對自己的“擺渡之旅”產生盡可能少的障礙,畢竟知道的越多,心理狀態會越不穩定。當崔斯坦告訴她,她不是車禍的唯一幸存者,而是車禍唯一的遇難者時,我還是有點驚訝的,驚訝的倒不是滌綸已經遇難,而是車上竟然沒有其他受害者。(筆者沒有反人類,只是覺得主角一開場就壯烈犧牲了,有點奇怪。)
對于自己的死,滌綸顯然沒有特別感傷,顯得非常平靜。叛逆期她與母親之間的矛盾;和同學的不合群,大伙對她的嘲笑和攻擊;摯友的離去(回鄉下),她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奔赴“陌生”的父親的住處,遠離這個不和諧的地方。所以,對于自己的死,滌綸顯然沒有特別“在意”。因為她目前的處境還可以,至少不會有母親的責罵(其實我沒有覺得滌綸的母親是不好的,可能是因為處于叛逆期,滌綸對于母親的情感排斥,沒有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不會被“吉斯夏爾中學的白癡們”嘲笑和戲耍;不會去接觸到她所厭惡的這個世界。
為愛執迷,兩情相悅
被“怪物”追殺時,我想起了《千與千尋》中小白龍對千尋的保護,同樣崔斯坦對滌綸已經產生了情愫。這種情緒顯然是他所抵觸的,至少他提醒自己這種情緒是危險的。擺渡人保護靈魂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產生麻煩,這是他擺渡千千萬萬靈魂所總結出來的,印象中從崔斯坦的出現開始,就一直表現得很冷漠,我想這就是他的“職業病”吧,面對形形色色的鬼魂,這種稱得上是一種萬能的處理方式。然而,眼前這個靈魂是不同的,她會關心他,她會同情他的遭遇,這種暖意對于習慣冷漠的崔斯坦來說,無疑就是軟肋,重新喚醒了他內心的善良,他愛上了滌綸,這個可愛的姑娘。
單純如滌綸,對眼前的歐巴著迷一般,她享受著兩個人的旅途,甚至于對自己親人,好友卻一點想念都沒有。她墜入了愛河,“缺愛”的她,面對一個陌生人的關懷與保護,產生了感激,況且如此俊朗的外形,完全就是自己的“白馬王子”,她開始關心崔斯坦,崔斯坦的感性也戰勝了自己的理性,他拼死保護過滌綸,自己被一頓狂揍,幾近喪命。當滌綸絕望地在安全屋里等待了一天之后,崔斯坦才姍姍來遲。滌綸眼中的崔斯坦受了非常重的外傷,要知道,崔斯坦有自我治愈的能力,而且是經過了一天的自愈,可見其受傷之重。這個可以對比之后的情節,崔斯坦在送完滌綸之后,馬不停蹄地繼續護送一位名字叫瑪麗婦女,同樣在最危險的那段路,即將到達安全屋的時候,驚訝于滌綸的叫喚,他松開了瑪麗的手,致其為惡魔所獲。顯然,這樣的場景在崔斯坦擺渡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次。他自己也承認過,他會努力地護送靈魂,但是有時候情況緊急,出于自保,他會放棄一些靈魂。但是于滌綸,當時他也放開了滌綸的手,幾乎惡魔已經抓住滌綸了,崔斯坦拼盡全力,就算是最終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也會不計后果地保護到底。之后崔斯坦對自己被抓還是相當“懵逼”的,所以滌綸問他怎么回來的,一方面出于怕滌綸擔心,一方面也是自己懵了,所以陳述經歷的時候顯得很磕絆,宛如一個受驚嚇的小孩,因為他之前的擺渡經歷都沒有這次的兇險。
崔斯坦接受下一個擺渡任務時并沒有變更自己的容顏,顯然他對于自己的上一次擺渡任務牽掛依舊,他愛上了滌綸,為了她,即使喪失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雖然他清楚自己作為一個擺渡人,任務就是擺渡靈魂,他覺得自己和滌綸一起去“天堂”抑或是回“人間”,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并沒有先例,他不敢去幻想卸下自己的工作,追尋自己的愛情。我覺得崔斯坦對自己職業的付出,已經足夠出色了,滌綸是他產生幻想:自己是不是只要引渡足夠的靈魂,將“擺渡手冊”的內容填滿,就可以追逐自己的幸福。
真正為你心有獨鐘??? 因為有你世界變不同??? 笑我太傻太懵懂??? 或愛得太重??? 只為相信我自己??? 能永遠對你心獨鐘
感悟生活,追求新生
可能滌綸決心重返人間只是一個偶然,她只是“自私”地想和崔斯坦一起,即使是生活在安全屋那樣的環境還是說服崔斯坦來到“天堂”,她似乎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親人,完全沉浸在愛河之中。其實滌綸的年紀是一個容錯的年紀,她叛逆于自己的母親,受欺凌,時下的環境是她排斥的,她渴望一份愛情,這也是崔斯坦出現的原因,其實她對自己的父親的情感,也是持懷疑態度的,她不確定自己的父親的為人怎樣,她不“信任”父親,所以擺渡人的形象也就沒有變成一個中年男子。然而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令滌綸排斥的“人間”,她根本不想繼續待下去了,但是想到如果自己成功復活,和崔斯坦生活在一起,那種美好的生活,使她決然重返“人間”,即使那里有自己不喜歡的人和環境,她也不惜前往。
崔斯塔在同滌綸重返人間的路途中也發生著變化,他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傷口不會自動痊愈,他似乎不再是一個擺渡人,而是和滌綸一樣的靈魂,在追逐重回“人間”的道路上奮力前進。雖然質疑這次的行程成功的概率,但是最終,他們還是到達了故事開始的車廂。
一陣黑燈瞎火,滌綸的視角看到了真實的,屬于自己的世界,伴隨著自己穿越的,還有崔斯坦送給她的,已經枯萎的小花。她渴望著崔斯坦同樣出現在她的世界里,畢竟這是她決心重返“人間”的動力源,然而她不但沒有見到崔斯坦,還要忍受身體受傷帶來的劇烈疼痛。作為讀者,當我已經“放棄”崔斯坦的時候,隨著擔架的抬出,崔斯坦出現了,就在他們兩個人初次相遇的地方,真實存在的崔斯坦,和消防員交流的崔斯坦,擔架上撫摸、安慰滌綸的崔斯坦,全文結束。滌綸、崔斯坦,UOT!兩個勇敢追逐夢想的活生生的靈魂,徹底地被“擺渡手冊”劃上了刪除線。
人渡,不如自渡
所謂靈魂擺渡,恐怕我們得斟酌其含義了,滌綸通過崔斯坦的擺渡,終于來到了所謂的“天堂”,其實那無疑就是非正常死亡人群聚居的“地獄”,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他們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遠離自己的親人,身邊都是陌生人。得知自己死亡之后,他們沒有“固執”地去追尋生的機會,而是待在“天堂”,幻想著自己親人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來到這里陪伴他們。唯一例外的就是那些名字被刪除的人,無論是前往“人間”被抓住的,還是最終獲得重生的(事后才知道可以獲得重生),他們在人生的選擇題上勇敢了一次,要么香消玉殞,要么重獲新生。鬼門關走了一趟,這恐怕就是中國這句俗語所體現的吧。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相信這么一次驚險的旅程,滌綸和崔斯坦會感悟人生的真諦,他們的人生必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他們的幸福生活,近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