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琳-康維(Lynn Conway)1938年1月2日出生,成長于美國紐約州白原市(White Plains)。白原市是一個紐約富人的聚集區,在康維出生近的46年后,另一個現代名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生在這個城市的一個猶太牙醫家庭。雖然琳-康維從小就表現出了性別認同障礙,但這并不影響他對科學尤其是天文學的興趣。康維在中學期間數學成績優異,并于1955年進入麻省理工,但是由于大學期間失敗的性別轉換治療而最終退學。這種治療在當時并不為廣泛認可的。他此后從事了多年的電子工程師工作,然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分別于1962年和1963年獲得電子學本科和碩士學位。
>?此后,康維在1964年被位于紐約州的IBM研究院所聘用,加入了研制超級計算機架構的團隊,即高級計算系統(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ACS)項目。計算歷史博物館評價ACS項目為首個超標量CPU架構,即使用現代微處理器技術實現高性能超級計算機的設計架構。康維當時在ACS項目中的同事包括,以Amdahl's law而著名的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Gene Amdahl,被稱為RISC之父的圖靈獎獲得者(1987年)John Cocke,以及第一個女性圖靈獎(2006年)獲得者Frances E. Allen。 康維在項目中提出并實現了一種可在每個CPU周期中提交多個非順序指令的技術,該技術被康維稱為動態指令集調度(dynamic instruction scheduling,DIS),是當代超標量CPU的一項基礎技術。可是很少人知道這項技術是1965年就由康維首次提出的。直到1999年,康維得知一個計算機史學者Mark Smotherman已經調查了她當年在IBM的工作,她選擇主動站出來說明這段經歷。事實上,在IBM工作期間,康維得知 Harry Benjamin的研究已經使性別轉換成為可能,他于1967年聯系了 Harry Benjamin,并在其幫助下開始了性別轉換。雖然作為男人期間,康維與一位女性結婚并生育有兩個孩子,但是在轉變為女性后,康維拒絕與他們的孩子繼續接觸。當IBM得知康維在進行性別轉換后,于1968年開除了他。
>?同年,康維完成了性別轉換手術。她以新的女性姓名和身份重新開始了職業生涯。最初是在一家公司作為合同程序員。之后在1969–1972年間,在生產磁記錄設備的Memorex公司做電路設計和系統架構。1973年,康維加入了施樂公司,在該公司,她與 Carver Mead合作設計VLSI,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一書,該書迅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高校教育標準教程。該時代稱為VLSI的Mead & Conway革命。這也使得康維稱為現代芯片設計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她于1985年,以教授職位加入密歇根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直至1988年退休。在1999年公開其性別轉換后,她積極投身于性別轉換支持的社會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