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刷知乎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搜索了奧沙利文。斯諾克的最強者,世界上只有兩種選手,一種叫奧沙利文,另一種叫其他選手。我簡單地看了他的視頻,在球桌上綁鞋帶,一球不打好就直接與對手握手退場,知道打滿147后沒有獎金就打到剩下一個黑球就結束比賽....
在任何一項領域里面,帶著光環出現的主角,都帶著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難以遮掩的光芒。籃球的喬丹,網球的費德勒,高爾夫的泰格伍茲,每一個實力與魅力兼具的頂級人物,往往都是被世人認同的“天賦遠遠高于努力。”
嗯,這是學神。
中國人一向是一個過于謙遜的民族,甚至謙遜到有點自卑。從小一直被教育要努力,要不停地學習,但是這樣努力得來的成功,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卻總不被艷羨。
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學生的記憶里找到這樣的例子:班里有個女生,讀書很努力,做習題很積極,也很勤快地問老師,還好,她的成績也一直盤踞在班里的前幾名。任課老師總是在全班面前說:要向她學習。那時候的她,仍舊在低頭默默地看著一本習題本。班里成績不好的人都會很鄙視她,努力有什么的用,她的成績不就是靠努力得來的嗎?話說多了,班主任大概也知道了,也在全班面前再次表揚她,并說,你們都說她是死讀書,成績是光靠努力,那你們也努力出個好成績看看。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但是對于一直學習不勤快,但是成績一直不錯的我,那時候看她,也是有點稍稍地看不起:對啊,努力有什么用。
我以為這會是當初年少不成熟的想法,但是一直到現在步入了職場,我仍是無法由衷地去稱贊那些很努力的人。不努力沒結果的,是學渣;很努力但是沒有結果的,是學弱;很努力有結果的,是學霸;不努力有結果的,是學神。但是,對于很多的我們來說,我們都寧肯承認自己要么是一個學神,要么是一個學廢。
因為你很努力 和 你很聰明,更多人喜歡后者。
如果完全按照個人的喜好,我們更愿意在社交平臺上面曬美食曬旅游曬聚會,而不是各種曬技能課程曬自學的軟件,就算花費它們的時間是一樣的;我們更愿意冷不丁地曬出自己的晉升通知書,而不是告訴別人為了這個晉升自己做了多少努力。
我們都太心急,所以過分地喜歡一蹴而就;我們都太自卑,所以覺得如果是因為努力而得到結果就會丟臉;我們都太活在別人的眼里,所以急切地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學神”。
只是,世界上天賦之人如此之少,能找準自己擅長的領域并發揮天賦的學神更是少之又少。學神這個名頭,不過是那些不肯努力又沒有天賦的學渣為了打擊“只會努力”的學霸而衍生的。
等到我們成熟到知道濃雞湯的無益,知道毒雞湯的詭辯,知道方向正確的努力是值得贊揚的,知道天賦是可遇不可求的,知道結果是靠自己爭取的,知道人生不應當活在別人的眼光里,知道這個社會鼓吹的很多東西都不應該認真看待后,唯有自己,才是完完全全自己生活里的主角。
不必關心學霸與學神,也無需和學渣一起圍觀湊熱鬧。學會直面自己的努力,以及不多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