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等待是一種狀態(tài)
竹竿曾經說過一句我很贊同的話,他說人生有三種狀態(tài):一個人、兩個人、一群人。
無獨有偶,罐頭也說過類似的話。
罐頭說:“一個人在愛情中有兩種狀態(tài):兩個人、一群人。無論從哪種狀態(tài)切入,這種狀態(tài)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切換到另一種,然后又切回頭一種,循環(huán)反復,一如天下大勢?!?/p>
當我決定向小麻將展開攻勢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這句話。作為一個不奔放的男人,我決定從一群人的狀態(tài)入手。在這個缺乏創(chuàng)意的社會,一群人的狀態(tài)無非是吃飯、喝酒、KTV、泡吧之類的。而我這樣一個在KTV里只能跟著吼B(yǎng)eyond的人,是不太會把后兩者作為第一考慮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的理智告訴我,第一次約女生就選擇KTV、酒吧,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好吧,那幾乎完全沒有選擇了。
我拿起手機,手指摩挲著鍵盤按下一串數字,又一個個消空。在某些特定的場合,短信比電話合適得多。當我編好一條滴水不漏的信息后,這才發(fā)現,這條短信居然編了我十幾分鐘。
好容易熬到十點半,我終于把這條短信發(fā)了過去。至于為什么要等到十點半,大一大二的時候我們學校的宿舍是十一點停電的,簡單來說,這意味著大部分大一大二生都有一個比較約定俗成的睡眠時間。十年半到十一點之間,差不多是一天夜生活結束,準備上床或者已經躺在床上,翻翻手機準備睡覺的時候了。
我仿佛可以看見我編輯的這條短信轉化數字信號,像一道光發(fā)射到附近的移動塔,移動塔又發(fā)射到其實離發(fā)射點只有幾百米的另一個移動終端上。
我開始等待。
因為晚上十一點要停電,所以宿舍的兄弟要么開著本本看電影,要么就睡了。我在黑暗中,盯著手中湛藍的手機屏幕,等著回應。我的本本上,在放著一部劇情片。我甚至記不得這部電影講得是什么了 。這在平時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我是屬于那種能在各種電影里看出在別部電影里出現過的龍?zhí)捉巧?,能背出僅僅看過一遍的電影中絕大多數臺詞的技術宅啊。當時我的心思完全被放在了等待回音的手機上,我隔著三五秒就瞟一眼手機,我總覺得手機的震動壞了。我不信任震動,我一眼一眼地瞟著。
電影的進度條已經走過了總路程的大半,連電腦也發(fā)出了電量不足的滴滴聲,但是我還是沒有等到她的短信。我把各種可能都想了一遍,從短信延遲到她已經睡了。當然在所有的可能性中,隱藏著一個最為巨大黑暗又讓人無法接受的可能性是:小麻將覺得我就一2B青年,沒必要答理。
電腦最終因為電量過低,自動關機了。我的大腦也因為等得太久,在漆黑的夜里帶著巨大的擔心和恐慌,自動關機了。
等到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微微亮了。宿舍的兄弟們還在劇烈地晃動著眼球,沉浸在夢境之中。不得不承認,心里裝著事的人總是醒得很早。
我發(fā)現,我上半身還穿著衣服,半個身子露在被子外邊,我就這樣睡了一晚。我的手中緊篡著手機,說到手機,我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機,除了一如既往的炫藍主題,還有跳動著的06:20外,手機上沒有任何額外的顯示。
我心里充盈著巨大的失落,但是意識沒有發(fā)現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有時候,感覺比一整套邏輯系統(tǒng)反應都要快,我們能直覺地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事,但是滯后的思維,需要用邏輯思考一陣,才會發(fā)現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早上剛起來的我為什么會失落,我調出了記憶庫里關于昨天的記錄。我是等著什么睡著的,我在等一條短信,我發(fā)了一條短信給一個人。于是邏輯慢了幾秒意識到,原來是,即使到了早上,小麻將依然沒有回短信給我。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