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年1月10號至17年2月9號,我在微信公眾號上總計發表了以下6篇文章:
一、《十二月寫字總結》
二、《要做就現在(內含福利)》
三、《一碗臊子面》
四、《家庭婚姻小感悟》
五、《回望家鄉》
六、《正確的搜索姿勢》
六篇文章中,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是《家庭婚姻小感悟》,有151人。閱讀量最低的是《正確的搜索姿勢》,有57人。
在《十二月寫字總結》推送后,有朋友跟我留言,讓我不要太在意那些閱讀數量和轉化率等數據,只管寫自己的東西吧。謝謝他的建議,正合我意,我決定以后不在分析漲了多少閱讀量,增加了幾個訂閱用戶。因為這確實不是我關注的重點。之所以我會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我的文章,不是為了別的,只是想讓一只無形的手推著我向前走。而在前行的過程中,要是能搭上幾個伙伴同行,能得到幾個回應,能對身邊的人帶來哪怕一點觸動,我心愿已足。
說好不分析數據,為什么還要把閱讀量貼出來呢?其實那只是單純陳述,目的是想讓那些關注我的人知道,她們的關注給我帶來了前進的動力。寫出更好的文章,獲得更多的閱讀數量就是對她們的回饋。就像撫育著一個嬰兒一天天的長大,你在生命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要做就現在(內含福利)》,這篇文章是寫的我對于我一個遠房叔叔的思念。我從一段一段最初的回憶開始,直到文章末,我回到現實,拿起電話撥打了叔叔的號碼。結果存了好多年的電話號碼已是陌生人在使用。于是我托家里的妹妹幫我打聽,最終和叔叔聯系上了。春節回到家后,我第一時間拜訪了叔叔阿姨。雖然已有多年未到訪過,但我還是憑借著記憶準確的找到叔叔單位的房子。棉紡廠早已不在,叔叔也買了新房,但他和阿姨還是住在原單位宿舍(早年已被叔叔回購)。叔叔說新房個給兒子住,自己住這兒習慣、舒服。乘著阿姨做午飯的間隙,我讓叔叔帶著我參觀了他們買的新房。原本夢里的新房和現實照見了,以后我再夢到這里,也不會那么模糊了。吃完午飯寒暄一會,我就辭行了。因為叔叔手頭還有活要做,知道我來才停下陪我。我不會再像個孩子樣給他們添麻煩。
《一碗嫂子面》是我很早前就想到過的一個題材。那時還是在出差路上,望著車窗外的建筑和車流,想著春節臨近了,我可以寫一篇表達思鄉之情的文章。臊子面本身就是我非常喜愛的家鄉面食,每次回家,附近有誰家過生日,我總會讓母親端一碗回來給我嘗嘗。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我也搞清楚了我二十幾年沒讀對過學名的一個食材(荸薺bí qi)。一直只知道用家鄉話表達,沒想到其實與正音很類似。這篇文章老婆還幫我轉發到了高中同學的群里,可能因為有著共同的認知和相似的情感吧。這篇文章的閱讀量也是創了之前的新高。
《家庭婚姻小感悟》是我在回到家后看到身邊人的一些行為后,反思自己言行,產生的一篇文章。感覺自己像站在渡河的船上,望著岸上的人,看著他們的行為,想發出點聲音給他們聽聽,希望他們也能早點登船。可能春節期間大多數人都面臨過這樣的選擇和糾結,于是產生了很多共鳴。文章也被多次轉發,相應的閱讀量也提升了。事后我也和妻子對這篇文章提到的事情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明顯她更加理解我的想法了。
我寫《回望家鄉》,主要是因為在家里看到家鄉的環境正在日漸遭到破壞,而我們不僅不自知,還成了不知情的推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環保意識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里面更需要自上而下的宣傳和習慣培養。為什么要燒垃圾?這里不單單是因為環保意識的淡薄,更深層的原因恐怕在于這些生活垃圾如果不被燒掉根本沒有一個合適的去處。這點從“Eeastern Hill”山腳下的垃圾小山就可見一斑。那么我要呼吁官方介入?呵呵 我是誰?也許我的夢更實際些。
寫最后一篇文章《正確的搜索姿勢》,完全是由于在寫完《回望家鄉》后,有人給我留言問我公眾號如何開通,是否需要交錢。觸發了我想讓身邊人避開我已了解的坑的想法。于是整合自己了解的信息,寫下了這篇類似于工具指導型的文章。在簡書投稿竟然被《程序員專欄》和《開源工具專欄》收錄了。真真是讓我很意外,因為自己寫的很淺,只是感覺和它們比較搭邊才投稿的。我猜測即使是簡單的工具整合文章,單純了解它的人遠遠多于寫下它的人。
至今,寫字已有兩月,從剛開始有莫名力量的推助到現在個人有些習慣于表達,時間過去也沒多久。你是否愿意同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