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篇文章,主要緣于幾日前夢到了學生時代的點滴,再結合看了些@雷斯林Raist關于校園暴力的文章,有感而發。
我從小學起就不是個很瘦的孩子,于是我深刻的感覺和目睹到了對胖人拋來的惡意可謂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誠然,對比知乎和微博上那些人遭受到的校園暴力,我目睹的事和受到的傷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1.說故事
記得初中時代我還沒有胖的很厲害,但班中有一個男孩,下課時會被班級里調皮的男生們欺負,說的具體點,就是“扒衣服”。那個男生若抵抗不及時,基本內褲都要被扒下來,上衣被整個兒撩起來“示眾”已是家常便飯。記憶中他并不是沒有抵抗過,只是抵抗之后,就不是“扒衣服”,而是“毆打”了。這樣的事情基本每天都會發生個兩三回回,由于“作案時間”都在下課,老師即便見到了也只是稍微制止爭斗便罷。
“長的那么胖,那么黑,那么難看,看著就惡心”這是霸凌者的理由。
年少不懂事的我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也做了一個冷漠的旁觀者,心中暗自慶幸這等災難沒有降臨到同樣比較胖的自己身上。那個男生還算比較樂天派,偶爾放學一起走的時候還會聊聊天,嘻嘻哈哈的,但在學校的時候沒有那么好了,不管是上課下課還是中午吃飯,都是坐在座位上默默不語,極力避免“你瞅啥”的事態出現,對惡作劇,扒衣服等,也由最初的拼命抵抗變成了逆來順受。
時間到了高中,高中時代的我身材越加發福,讓我記憶深刻的便是我的同桌,初接觸的時候就感覺他有種莫名的優越感,果然隔了不久之后—
“這么胖,這么丑,學習還沒我好,不說你你自己心里沒點數兒么?”背景不過是我們在爭論一道題。
自那之后,這類話語幾乎每隔兩周就會出現一次,性格原因我也沒有反駁,因為我對他說的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認同的。幸好高中時代有一些好朋友,快樂的片段讓這些比較苦悶的日子過的不至于太難受。
同班還有一個女生,同樣也是有點黑胖,前排的男生三年中給予她的惡意大概不比我少。前兩天看到了她的近照,照片上她燦爛的笑容昭示著她已經步入全新的生活,真為她高興。
2.說觀點
之前那個網絡熱點—“如何避免成為油膩的中年男人”還成就了一場小小的網絡狂歡,油膩的中年大姐,油膩的中國男人等文章如雪片落下,大家紛紛趁這個機會吐槽那些所謂不道德或單純自己看不慣的現象。我在第一次看那個新聞的時候就覺得很刺眼,一直到后續人人口中左一個油膩右一個油膩,其實都有一個潛在的預設—
? ? ? ? ? ? ? ? ? ? ? ? ? ? 油膩=胖
? ? ? ? ? ? ? ? ? ? ? ? 油膩人=胖人
在參透了這一點以后,就覺得這個熱點非常的惡心了,這不僅僅是在diss油膩人,更是在diss所有胖人。(當時特意注意了各大運動app,“三招教你避免油膩”“甩掉油膩,動起來”諸如此類文章數不勝數)
這也是為啥網絡上一直流傳著,“胖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蹭你家wifi了?”之類的流行語,這簡直是胖人們的反diss。
之前在看《人類簡史》的時候,里面有一章是這么講的。
“白人(甚至還有許多黑人)完全相信黑人就是比較笨,比較懶,比較暴力,比較放蕩,而且不在乎個人衛生。‘黑人’成了一種印記人們覺得他們天生就不可靠、懶惰、而且愚笨。原本由想象建構出來的階級意識更是進到意識深層,揮之不去。”
作為曾經非常胖的人,我曾經一度也這樣認為,胖也許就是原罪吧,也許被別人鄙視也是應該的吧,也許永遠不會有人幫助胖子。沒辦法,誰叫自己胖呢?
也許有人要問我,別人對你拋惡意的時候,為什么你不反抗?不反抗你被欺負活該。為什么不和老師家長說?不溝通你被欺負活該。
可是你要知道,在那種環境之下和那個年齡段,未必有現在這么清醒的頭腦和堅強的意志,沉默寡言并不代表著成熟和內斂。幼年和少年時代受到的影響非常難以消除,在目前的環境下,胖人(同理還有生理缺陷的人)受到的傷害會是其他人的雙倍。
更讓人心痛的是,親近的人有時候會更加不理解你,傷害你,我會產生上面那種消極的想法,大部分是因為小時候在學校受欺負后,回家哭訴還會再次挨一頓打,偶爾反抗后被老師請家長,也會順便因為調皮、學習等原因再挨一頓打,所以我從小就告訴自己,有什么事能忍則忍。
3.說希望
慶幸的是,工作以后的我漸漸找到了自我的定位,通過努力減了肥,感到生活突然來了一個大變樣,一部分來源于自己的心態,但更重要的一部分來源于他人的態度和目光的改變。
在寫這篇東西之前我重新好好地審視了一下自己以前的生活,確實自己以前存在不少缺點,比如不夠堅強,有點懶惰,容易鉆牛角尖,比較糾結等,但也想明白了一點—
這些絕不是向我拋惡意的理由,我不用為此而自責。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判他們的國度里生活。—馬丁.路德.金”
同樣,我們在對待胖人的時候也不應預設一些缺點在他們身上。因為我經歷過,我大概明白大部分胖人的心理,所以不要輕易的將惡意拋向任何人,也不要在遭受了惡意以后再將這份惡意再拋向其他人。
當然,不管是什么人,都是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奮斗,永不懈怠,一往無前嘛(笑)。
ps:最后說點題外話,由于孩子快要出生,心里一直很焦慮,不知道自己能否教育好他,前陣子寫隨筆的時候心里也是很亂,只能用自己之前遇到的“雷”,反向思考,再得出一些籠統的結論。
“我會使出120%的耐心來對待你的頑皮,不讓你養成壞習慣;我會陪你去做體育運動,不至于讓你過早為體重擔心;我會盡量學習你要學習的東西,不會讓你獨自面對難題;我會按照你的興趣培養你的愛好,不會讓你精神生活很貧乏;我會盡力保護你,不會讓你在受到欺負的時候沒有依靠;我會承諾,無論何時,我都很愛你...”
不知道能做到多少,但我會盡力去做,這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場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