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個人品牌,最好用的工具是什么?
是微信。
微信有著天然的十幾億用戶,并且攔截了這十幾億用戶在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注意力。
你不妨掐指算算,自己每天耗費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的時間有多少?混社群的時間有多少?刷朋友圈的時間有多少?看公眾號的時間有多少?
微信社群,朋友圈,公眾號,是打造個人品牌,持續積累勢能,擴大自己影響力的好工具。
公眾號
自媒體時代,公眾號無疑是頂好的打造個人品牌的工具。你可以在上面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輸出干貨,撰寫活動通知,寫產品文案...通過不斷的輸出,聚集起一幫志同道合的,愿意讀你文章的讀者。
公眾號的入口雖然藏得很深,被人讀到的可能性很低。那它就不值得被經營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干貨文章是輸出自身價值,沉淀品牌的最佳路徑。
其次,哪怕流量不大,依然可以做到轉化率非常高。
最后,有了積累,后續不斷進來的朋友,可以通過你之前的文章認識你,了解你,信任你...
羅胖在19年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里講到一個金句“普通人的努力,在長期主義的復利下,會積累成奇跡”。很多人知道,但是做不到。因為在復利開始積累前,就被困難和懶惰絆住而放棄了。
我屢次提到的對標人物的故事。我關注他有兩個月的時間了。他日更公眾號文章已經三年多了,目前一篇文章的讀者只停留在兩三百人左右。但是只要是他發布文案信息,就能成交幾個很高的客單價--大概在十萬左右一個人。
因為總會有新來的精準讀者,只要他能吸引別人的關注,并且翻看前面三年多的文章,就會對這個人有了一個立體的了解,從而提升了信任感。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的學員,上來付費的,基本沒有一句廢話就直接砸定金。”這就是個人品牌積累出來的力量。
寫作是一件能夠帶來復利的事情。
微信社群
如果你進的是別人的微信社群,想要吸引大家的關注,加好友,把流量導入自己的朋友圈,那么你可以做下面這些事情:
經常發言(不打廣告),當社群的活躍分子,讓大家都看得到你;
或是少發言的,出場時機就很重要了。最好確保自己講的每一句都是重點,一句廢話也沒有,每一次都能為他人帶來價值,每一次出場都能吸引眼球;
持續在社群里幫助他人;
持續輸出干貨和有營養的東西;
發大紅包。切記不要是那種幾分錢幾毛錢的小紅包,很可能會招人煩。
如果你構建了自己的社群,那么恭喜你,有了以自己為中心的思想傳播土壤。
在你自己的微信群里,需要做好:
營造好的社群氛圍,積極向上的氛圍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和凝聚人心。
時不時組織一些活動,讓大家對社群有參與感,提高社群的粘性。
持續的輸出價值。只有對他人有價值的社群,才能長時間的籠絡人心。
朋友圈
朋友圈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朋友圈的主要特點有:圈子里的人大都是熟人,或者是熟悉的陌生人。因為他人可以通過我們的朋友圈,了解我們的動態,從而了解我們的事業和生活。而我們也可以通過朋友圈,知道對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最近在做什么,價值觀是什么。
同時,朋友圈有著溝通便捷的屬性。點贊或是評論,不過是一念之間。
朋友圈的粘性也很大,大部分人對身邊的人和事都很感興趣,每天花費在瀏覽朋友圈的時間也是很長的。
正是因為前面所說的,信任度高,溝通便捷和粘性很大的特點,只要打造好了個人品牌,你在朋友圈的轉化率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五千好友,那么它就相當于一個雜志的影響力;而如果這個數字變成五萬人,那么它就有了類似小型電視臺的威力。
打造一本雜志,一個電視臺多難啊?可是打造一個精致,優雅,簡潔,高價值的朋友圈,卻是有跡可循的。
所以,在想著多平臺引流的時候,首先不能放過的,是微信里這三個重要的部分:公眾號,微信群和朋友圈。它們各自發揮著自己不同的作用,為你的個人品牌之路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