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吵翻了。
就因為Sir之前一篇文章:不怕胖的韓國偶像只有他。
說白鐘元是世界吃飯最香的人,太多人不服氣。
好。
比比就比比。
今天出戰的選手,人稱“美食A片男一號”“顏藝色香味俱全”“連皺眉頭都能讓人聞到食物香味”……
有請,日本代表——
《孤獨的美食家 第八季》
孤獨のグルメ
井之頭五郎。
第八季更新,熟悉的分數(9.4),熟悉的臉——
△ 五郎的花式皺眉
最重要。
是重新踏上那條熟悉的社畜“復仇”路。
麻婆豆腐
劇集改編自久住昌之的同名漫畫。
講述供職進口雜貨商店的中年單身五郎叔,出差、跑客戶的間隙,尋找各餐廳——
吃,吃,吃!
最大特色是,登場的餐館都是實際存在的。
找到它們不愁吃不爽。
而對于片方來說,飾演五郎的松重豐,是全劇靈魂所在。
找到他就一勞永逸,偷笑了。
這部劇基本沒劇情,只是隨意選一個店>點菜>開吃>吃完>結束而已,所以必須要選一個比食物更有存在感的人來演。以前看過松重豐的演技,覺得就是他了!雖然他比漫畫里要瘦一些,但散發出的那種【誰也別想打擾我吃飯】的感覺特別棒,他接受了我的邀請,就開拍了。
這不,叔又來招惹我們長肉了。
五郎的職業,讓他經常要去面見客戶,服務咨詢。
說白了,和Sir一樣是個苦哈哈的乙方。
乙方最怕什么?
咦 這么快就回信了
嗯,你懂的……
這回的甲方爸爸,難纏到讓叔連肉包子都得放下。
找到在中華街做算命師的客戶,人還一定要先給你算一卦。
專業術語聽得叔一愣愣的,心里想的都是快點搞定走人。
一頓折騰后,收工開溜。
叔走在特色美食云集的中華街上。
終于,不負眾望地——
“咚——咚——咚!”
肚子餓了。
但,都叫“美食家”了,下館子當然不能馬虎。
麻婆豆腐、干燒蝦仁、咕咾肉……
大店,小店,路邊攤……
茫茫多的信息瞬間涌入叔的腦海,沖擊著他的判斷力和唾液分泌。
投降是不可能的。
生而為人,最后的尊嚴就是絕不把空腹妥協給難吃的店家。
選擇困難癥似地一通好找,不留神還走出了中華街。
太真實了。
不過別笑太大聲。
叔面對的可是中華五千年的美食海洋,換誰來都得迷路。
看到這里,五郎叔還沒有正式開“吃播”,還在絮叨中年社畜的煩心事。
而這也是該劇獨一無二的“套路”。
片方說沒有劇情,話只能聽一半,聰明劇用的心思,微妙難顯。
不信?
對比一下韓國的白叔和五郎叔。
前者心寬體胖,笑意盈盈;
后者面相偏苦,如果不事先知道畫面在說“我餓了”,你必定覺得他在職場上受了氣。
社畜與美食,本就是一對矛盾。
《孤獨的美食家》的妙處就在——
越是孤獨、越是乏味,越要珍惜活計間隙的進食機會。
前面的“絮叨”鋪墊,最終引向,今朝有食今朝爽的“爺自在”高潮。
煲仔飯
被甲方煩得更覺肚餓,五郎叔一回頭。
一家叫“南粵美食”的小餐館引起了叔的注意。
啥,煲仔飯?
廣東人這么狠嗎?
除了胡建人,還要拿仔來煲飯。
那肯定不能錯過了,就盤它!
戰斗正式開始。
第一招,是叔信手拈來的左顧右盼式。
為的,是偷看其他熟客點的什么菜,避免踩雷。
不過他顯然還是小看粵菜這對手了。
叔內心OS不斷,思前想后。
動用的是第二招,必須符合食量、搭配合理、種類豐富的糾結點菜式。
老板娘幾次經過,他都說“麻煩等一下再點單”。
如果要點整雞的話 2就被排除了
因為要點鮮蝦云吞 3也不要了
4的肉末窩蛋看起來也很棒
但還是臘腸比較有中式風味 嗯
站C位的煲仔飯定好之后 剩下就自由自在點了
反復瀏覽菜單,在心里作出各種排列組合,只為吃出最花的花樣。
最終輝煌的戰果是——
以最想品嘗的瑤柱臘肉煲仔飯為主食C位。
加上廣東特色的鮮蝦云吞面。
再來一份熟客最愛的脆炸鴨佐酸梅醬。
主食肉菜俱全,香鮮甜酸齊活,到位。
上來的第一道,是脆炸鴨。
老規矩,先一口原味,感受炸得酥脆的外皮“咔呲咔呲”聲響,和肥美的鴨肉香。
沒轍啊
蘸滿梅子醬再來一口,酸甜的滋味正好中和了脆炸鴨的油膩后味。
緊接著,鮮蝦云吞面。
看清湯上面的韭黃,估計很難失手了。
啜一口湯熱身,再舀一顆身材飽滿的云吞“吸溜”進嘴巴。
叔的評價是:“強力!”
“這碗云吞,是把云咀嚼后吞下去的感覺?!?/p>
鮮甜的蝦肉和云吞皮一起在嘴里蹦極,肆意地彈來跳去。
一顆云吞,一口面,再一口湯。
五郎叔展示的正是他縱橫美食江湖多年的心法感悟:
三角食法(按順序使用“主菜”、“副菜”、“醬湯”)。
以期從這碗小小的云吞面中獲得最高規格享受。
終于,叔心心念念的臘味煲仔飯端上來了——
熱氣撲鼻,焦香四溢。勺子起底攪拌,飯焦的程度剛剛好。
對于這樣一碗優秀的煲仔飯,叔所做的最大尊重就是:
上雙手,用筷子扒拉。
用心品味這如子彈襲來,讓人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的扎實美味。
以為戰斗就結束了?
叔的“體位”還多著呢。
脆炸鴨配飯吃,來到的是新的境界。
用云吞面湯做中場休息,再接著扒飯,又是意想不到的加時賽進攻手段。
在聽到吃不完可以打包后,五郎毫不猶豫地再點了半只鹽焗雞。
一口雞,一口鴨,光天化日下竟享用起了禽類雙飛套餐,收獲雙倍的快樂。
大快朵頤這讓人振翅的美味后,叔滿足地走出店門。
抽到上上簽了
此刻,體內的煩躁,煙消云散。
美食的療愈功能,再次被證明。
椰汁
看這開心到要升天的表情,叔這回應該是感受到來自中華的古老力量了。
當然,少不了原作者公款吃喝的后日談環節。
每一集末尾,久住昌之都會親自拜訪在本集出現的店家,實地再一次品嘗美食(痛飲生啤)。
有人說,五郎吃的都是路邊的尋常食物,不貴,不精致,有的還不地道。
能稱得上是美食家?
這恰恰是這部劇吸引人、打動人的地方。
哪怕只是小小的餐館,幾份普通的料理,在五郎這,也會得到充分尊重和認真品嘗,因而千變萬化,煥發光彩。
比如有一集,叔去吃烤肉,不小心把菜給烤焦了。
他怎么做的?
這幾句臺詞,亦在饕餮間隙,似有還無地感嘆自己的境況。
五郎,年近半百還過著獨居生活,按照主流社會標準看,人生敗犬一枚。
如果追看該劇多年,漸漸地,也會留意到隱藏在“吃播”下面的細節——
比如他低頭哈腰朝著打扮入時,舉止體面的中年貴婦,推銷家居新品。
又或者為了滿足客戶的一點“小想法”,穿越好幾條街去尋找庫存。
Sir記得有一集,他還義務開導一位失戀的過氣女演員。
看著伊姣好的面容,你以為大叔會“剛”一回。
然而他只是想起:餓了!
失敗嗎?也真的是。
但還能怎樣?
無數次的折騰、奔波中,五郎叔身為社畜的煩惱、疲累以及中年單身男性的孤獨,日日伴身。
而他唯一成功的“復仇”,就是“好好吃一頓”。
哪怕無人關注,也要認真活著。
出門西裝革履,頭發梳得一絲不茍。
工作時情緒穩定,吃飯時眉飛色舞。
做人,有高有低。
猶如豪華大餐與路邊小食。
但吃的精神是,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路上越奔波,生活越苦,停下來,那罐普通的椰汁,才越甜。
這社畜的“復仇”竟有一絲快意恩仇的詩意。
但當你回想,所謂“美食”,太過平凡:
麻婆豆腐,煲仔飯,路邊的椰汁……
意外嗎?
Sir不覺得。
《孤獨的美食家》其實在說——
孤獨的普通人,一心一意,在生活夾縫里匍匐。
孤獨的美食家,毫無雜念,在艱難中品嘗美味。
二者如一。
只要你像五郎一樣,有重復認定的追求。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