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如今接近十五人,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在北京,一部分人在深圳,另外一部分則散布在天朝各地。他們有的在家辦公,有的在辦公室辦公,有的在咖啡廳辦公,辦公的地點完全由他們自己選擇。
遠程工作,從零開始遠程
看到遠程工作,可能你第一感覺就是跟外包沒差。錯了!差得太多!外包是通過引入外部力量來進行項目合作的一種工作方式,它可以引入外部團隊來參與本團隊的工作。而遠程工作是同一團隊為了擺脫地域限制,提升團隊高效協作的另一種工作安排方式。
我們團隊早期只有六個人,每天擠公交坐地鐵讓我們耗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在辦公室,太多無意義的交流,太多莫名的干擾,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為此,我們煩惱不已。
而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下班后(或周末)的工作交流,即使不在辦公室,我們同樣可以完成,只是我們缺乏的是更多地嘗試。于是開始嘗試另外一種工作方式——遠程工作。
一開始害怕團隊成員適應不過來,所以只是小范圍嘗試,每周二跟周四在家辦公,其余時間照常上班。經過試行,我們發現效果遠比我們想象得好。我們開始團隊內部實行,不限制成員的辦公地點,
無論你是在家,還是在咖啡店,甚至你可以帶上你的工作去旅行,試想一下,一邊旅游一邊工作,那是多浪漫的事情。當然,前提是你能正常上網。
遠程工作,重新定義工作
遠程工作不是說在家工作就算是遠程工作,它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良好配合。
我們要求團隊成員有重疊的工作時間,在創想凌動,我們發現四個小時是最合適的。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共同交流昨天工作情況,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接下來的工作時間大家可以自由安排,只需要保證足夠的工時,并完成各自所負責領域的任務即可。
遠程工作考究的是個人的自覺能力和責任心。團隊分配給你的任務,在任務時間截止前需自覺完成。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每一次工作的拖延都可能影響了其他人的工作進度。能不能適合遠程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有沒有責任心。
遠程工作,需要遠程利器
在遠程工具上,特別是在團隊協作方面,我們通過Tower來解決。它的好處是服務器在國內,穩定,功能夠用,而且價格上也更加符合小團隊的實際需求。我們通過它進行團隊協作管理——發布任務、任務討論、撰寫周報。而在溝通進度、工程進度跟項目計劃上的溝通,我們更多使用的是Gmail。
此外,在代碼工具上,一開始,我們用Gitlab,方便程序員們進行代碼管理。后來發現代碼管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對代碼進行系統性檢查,于是我們用Phabricator來進行CodeReview。
另外,我們用Facetime進行視頻會議,用Skype進行網絡通話,這兩個遠程工具讓我們更容易將我們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僅僅只是通過文字。
甚至你可以協同家眷進行環球之旅,身處萬里之外,也可以協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你身邊還有一臺可以上網的筆記本。
遠程工作,實現自我解放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嘗試遠程工作。因為它降低了租用辦公場所的費用,減少了上下班交通所需時間。它讓辦公室是必需品的這種概念變得可有可無。
它還有利于吸收那些因個人關系,如需要陪伴在家人伴侶身邊,或者因地域關系,如無法適應當地氣候、環境,而無法在同一地方工作的優秀人才。通過遠程工作,你能夠將這些人聚集一起,將資源合理運用。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依靠網絡來解決。沒人會在意你的東西在哪里完成的,只會在意你完成東西的質量與你的效率。那么,為什么不開始擁抱遠程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