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大學同學聊天,聊到了這部片子,她驚訝的說,你竟然沒看?我說,是啊,我沒看!想象了下她驚訝道張開合不上的嘴。
和同事一起吃飯,同事激情燃燒,片段的概括了。順便被輸灌些電影拍攝過程中的娛樂小八卦。我說,我不太想看,同事各種不理解,似乎覺得我很怪異。
一部影片上映,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難道大家都覺得好,就應該去看么?有時候在想,作為社會性的人,連看個電影這樣的小事,都要被綁架么?
年少無知時,在電影行業里小混過一次,所以時常關注上映影片信息,偶爾朋友會讓推薦個電影,實際發現能看的電影越來越少。《戰狼2》雖然票房一路飄紅,我卻絲毫沒有興趣。
很多人說,在不了解或者不沒看過一部影片的時候,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很多東西即便不看,也能了解大概,這些了解的內容完全夠評價是否喜歡了!
就個人而言,面對大家驚訝的表情,我也仔細思考了原因。
第一,個人覺得很多影視作品,都承擔社會教化功能。《戰狼2》頂著主旋律的光環,在建軍節前后上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觀眾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讓很多人激情澎湃,內心受到新的洗禮。而對于很多世界觀正在形成的人來說,是對國家的新的認識。這對于很多人,特別是看到社會過多負面的人,是一種巨大的刺激;
但是對于我這種,本身世界觀也形成的差不多,對于國家和社會相對看法都比較理性的人來說,真的不太愿意看這類影片。對于國家和軍隊的本質,推薦看看《動物莊園》。
第二、不太喜歡太夸張的個人英雄主義,特別是頂著主角光環一路開掛的主角。對于電影,更喜歡小人物平平淡淡的酸甜苦辣,如馮小剛早期的電影。就像我一直覺得,很多普通人穿越到三國,穿回去的剎那,可能就被馬蹄子一腳踩死,哪有什么一統天下!
第三,不喜歡打打殺殺的場面,全程火力全開,感覺太吵。或許是內心年紀比較老,更喜歡看安靜的,緩緩講述的電影。不太喜歡情緒起伏大,分分鐘面臨生死,又絕地逢生的刺激,就像不會去蹦極,玩過山車的游戲一樣。
個人感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有些事我們很不喜歡,卻被裹挾著前進。小到看電影一部電影,大到婚姻、生活方式等。
當然很多時候,類似電影,當一個人和大眾或是主流人群不太一樣的時候,只是會受到一個訝異的眼神,不理就是了,沒什么大礙。
但更多時候,被裹挾的是自己的理想、愿望、婚姻、生活方式。大部分情況下,當個體對抗群體時,不管群體正確與否,都很難勝利。所以面對婚姻,朋友說,有時候可能像大家一樣活著,幸福感會比較高。但實際上,看著的幸福感,和內心的幸福感,真的是一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