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餓鳥的故事
鄉(xiāng)下樹木成林,鳥聲不斷。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種“狗餓——狗餓——”的鳥聲,那聲音清脆,卻帶著淡淡的哀怨,不似其他鳥聲婉轉(zhuǎn)歡快。發(fā)出這種聲音的,鄉(xiāng)下人把它稱為狗餓鳥。在春天采茶時,狗餓鳥在高大的泡桐樹、香樟樹間叫著。雖對這種聲音熟悉,我卻從未見過狗餓鳥的真容。關于狗餓鳥的故事,是奶奶在茶園里講給我的。
很久以前,一戶人家死了男人,婦女一個人獨自把兒子盤大(養(yǎng)大)。兒子長大以后娶了媳婦,卻忘了娘親的恩情。兒子常年在外幫別人打雜做活路,留下媳婦和老婦人在家里。這個媳婦兇狠毒辣,時常惡言相向,老婦人苦在心里,卻不說什么。
幾年下來,老婦人郁悶成疾,時常生病,請赤腳醫(yī)生看病,吃藥花費不少。這惹得媳婦不暢快。
??“你個老不死的,把家里的錢都用光了。”每天早上,左鄰右舍都聽得見媳婦罵老婦人,偶爾勸勸也不管用。
本來家里救窮,再加上老婦人治病花費,家里變得更加揭不開鍋了。媳婦開始克扣老婦人的飯食,老婦人吃不飽,腸子餓得絞起痛。
“媳婦啊,娘餓了,你不給我飽飯吃,還是把洋芋多煮幾個嘛,我吃毛洋芋也是可以的。”躺在病床上的老婦人乞求著媳婦,卻得到更加惡毒的回應。
?“你個死老太婆,一天不做活路,就曉得吃。沒看到家里窮得米都沒得幾顆了嘜,就曉得張起嘴巴要吃。就不給你吃,也沒見餓死你!”媳婦惡狠狠地說完話,把剩下的冷飯放在碗柜里,就出門干活了。
老婦人實在餓得挨不住,覺得自己快要入土了,不能做個餓死鬼,于是艱難地就爬起來,打開了碗柜,吃了剩飯后躺在床上。
媳婦回到家,發(fā)現(xiàn)冷飯不見了,質(zhì)問老人飯去哪了。
??“我辛辛苦苦做活路,你卻在家里偷吃米飯!氣死我了。”媳婦在床邊兇狠地吼著。
老婦人知道自己理虧,但又礙于面子,只好扯個謊:“媳婦啊,你冤枉我了,不是我吃的,是那只黃狗偷吃的,不是我吃的。”
幾番爭執(zhí)下來,媳婦氣不過,只好拿家里的黃狗出氣。
“叫你偷吃!你個背時東西,沒得良心,我辛辛苦苦養(yǎng)你,你還偷吃!”媳婦指桑罵槐,狠狠的打著黃狗,聽著黃狗叫喚得悲慘,老婦人氣得暈死過去。
老婦人沒死,那只可憐的黃狗卻死了。
老婦人覺得自己害了一條命,掙扎著把黃狗埋在了后院的樹下。
第二年春天,村子里多了一種鳥叫,清脆的哀怨的聲音“狗餓----狗餓----”,彷佛在伸冤,聽得人心里發(fā)麻。老婦人聽見鳥聲,知道那是黃狗的冤魂幻化而來,心里的愧疚加重,沒多久就死了。
從那以后,村子里,森林里就彌漫著狗餓鳥叫聲。尤其是在清明節(jié)前后,這些鳥叫聲倍加悲涼凄苦。
聽完奶奶講的故事,我嘆息道那時的人真可憐,飯都吃不飽。奶奶說,還是現(xiàn)在的生活好,吃飽穿暖。
此刻我再回想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它是杜撰出來的,在農(nóng)耕時代,生產(chǎn)力低下,糧食產(chǎn)量不夠,家人吃不飽是常事。再加上中國傳統(tǒng)的婆媳關系多數(shù)不好,于是村民們根據(jù)鳥聲的擬人化,編造了這個故事,其實也是教人要善良,要有孝心,不要虐待老人。
許久沒有聽見狗餓鳥的聲音了。社會進步,人過得好,生活富足的城市里。在這個寒風苦雨的冬夜,我卻想起了多年前明媚的清明午后,奶奶和我茶園采茶,聽到奇怪的鳥叫聲,便向奶奶問起其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