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神給家銘的解惑讓我受益匪淺,選取片段和大家分享。
家銘:
1. 學習了很多教程但是感覺收獲不大還是很多東西不會(感覺其實我想說的是學習質量不高)
2.學習并練習過的案例找不到在哪里了, 靠回憶做不出來
3.積累了好多的教程沒有看呢, 看這個還會想那個, 心里面好焦慮.
4.看完了教程當時感覺理解了, 事后連基本思路也忘記了, 更不要說操作的細節。
5.想構建知識管理,但是好像無從下手。
山神:
我個人感覺,知識管理的核心在于:1、讓自己的信息構建更加井井有條。2、讓自己學到的知識更快速轉換成技能。3、讓自己的靈感不會一瞬而逝。4、讓自己學過的,整理過的形成資源包,隨時可以調用。5、讓自己每次比上一次做的更好。
家銘:說到我心坎里了 ?比我自己描述的還清楚 ?具體我該怎么做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山神
我們的做法應該首先是心態上的。悅納自己。承認自己當前存在問題,然后知道自己有個不合理信念——要是有XX就好了(xx=超人的記憶力or每天48個小時or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家銘:我好像常常這樣想,都被你看透了。
山神:
唯一能做的,是我們能力提高一點。就距離解決這個問題會近一點,比如我現在一想到自己的流程圖制作不熟悉,想到小生老師、張詩穎的強悍就抓狂,然后呢?無所謂啊!我接受自己能力不足的現實,然后盤點自己當下有無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它,如果沒有的話,干脆認慫。
這中間,我插了幾段話,描述了一下自己也曾經歷過的狀態
這個過程我也有過,就是去年上私導班那一陣子,同時參與好多活動,導致自己根本無法兼顧,一直都在補缺,補作業,補這個補那個。
關鍵心里還特別焦慮,覺得對不起老大,對不起同組小伙伴,不敢出聲,生怕大家發現我又沒做好,學了東西也沒有內容輸出。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很久,后來才明白過來,精力有限,要有取舍,做好重要的事情就好,再有就是不管學了什么,及時輸出很重要,光記在腦子里是沒有用的,要及時,時間太久就會出現你說的記不清的狀況。
自我成長本來就是一件反人類的事情,我們需要不斷挑戰自己的舒適區,讓自己成長,然而,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家銘的問題很有代表性。
剛開始接觸自我管理,知識管理的時候,總覺得好多好多東西都那么有精辟,那么有用,什么都想學,就像我剛融入俱樂部那會,把所有活動都參加了個遍,像一塊干海綿一樣,拼命拼命的吸水,隨著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慢慢就開始自顧不暇,就像海綿一樣,吸飽了水再吸不管再怎么都是會滴出來的,你必須承認,其實你沒有想象那么能干,那么熱情高漲,精力充沛,精力是有極限的,超限了必然會導致各種反彈甚至崩潰,承認吧,現階段你只能夠承受這些!
悅納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優雅的詞匯,用山神的話說就是認慫,很接地氣。不管好壞,那都是你自己,你可以逃避,可以自欺欺人,但是避不開一世,騙不了一輩子,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的。
要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優點,也包容自己的缺點,人無完人,再厲害的人物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們又不是圣人,沒有必要為了自己折騰自己,想想自己那段焦慮的時光,可不就是自己折騰自己么!
擁有了悅納自己的心態之后,其他事情也就可以慢慢釋懷了。
就像老大常說的慢慢來,持續做。 請給自己時間。
一件事情,如果你希望三年能做好,請給自己五年,需要五年做好的,給自己八年,需要八年做好的,給自己更長的時間……然后安靜定神,頻率調慢一點,只需要再等一點點時間,事情自然會給你答案和方向。——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