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參差咖啡
? ? ? ? 對于參差咖啡的認識是從一本《我就想開一間小小的咖啡館》的書開始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讀到這本書,讓我對于咖啡有了重新的認識和理解。這本書的作者叫王森,是湖北武漢人,也是參差咖啡的創始人。五年的時間里,在武漢開了16家參差咖啡館。
2? 走進參差咖啡
? ? ? 2018年1月14日 ,傍晚時刻,我和閨蜜小超終于找到了書上的咖啡館---參差咖啡。可能是因為是傍晚的緣故,咖啡館里并沒有人,顯得格外的安靜。我和小超緩緩地推門進去,便看到吧臺邊上的咖啡師。他一看到我們,便微笑著把菜單遞給我們,我和小超點了一杯美式和一杯拿鐵。咖啡師就在吧臺忙起來為我們做咖啡。我們兩個人就在吧臺坐下,和咖啡師閑聊了起來。他說“你們是慕名過來喝咖啡的吧?”我和小超笑了笑說“是的,之前是從書里看到,今天剛好有機會親眼來看看”他說“那你們也是很幸運了,這一間咖啡館是武漢最后一家參差咖啡館,其他的15家在近幾年陸陸續續關掉了。”
? ? ? ? 之后,從他的口中知道,在王森12年出書的時候,武漢一共有16家參差咖啡館。近幾年,由于書的暢銷,王森開始四處講座和教學,沒有時間來打理咖啡館。但他又不想輕易地把店面給別人去打理,因為是他辛辛苦苦經營的一個品牌,不想因為別人的經營不善出現差池。所以,他最后就選擇了關掉咖啡館。我問他,最后的這間咖啡館還是王森在經營嗎?他說,不是的,是現在的老板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從王森手里接過來。王森對現在的老板信任,才把這家店給他。他還告訴我們,這家店是王森16家店中的第三家店。小超問他,店里的生意怎么樣?他說,還好,一般都是想來喝咖啡的或者跟你們一樣慕名而來的。
? ? ? 我跟小超在咖啡館呆了差不多有兩個多小時,差不多的時間里,都在和這個咖啡師聊天,總感覺怎么聊都聊不完的感覺,大概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吧。這個咖啡師,是一個跟我們年齡相仿的大哥哥,剛剛大學畢業沒多久,憑著自己對咖啡的喜愛,他放棄了大學所學的專業,做了一個專業的咖啡師。聽完之后,我是有幾分佩服他的,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割舍其他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勇敢。可能我更加欣賞的是他對自己想要什么特別的清楚。這大概就像王森當時開參差咖啡一樣,他就是希望給行色匆匆的都市人一個停下腳步看生活的地方。
? ? ? 后來聊到了開咖啡館,隨著時代的不斷地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喜歡速做咖啡,比如星巴克之類的咖啡館,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歡迎。人們好像越來越沒有時間去坐下來,等待一杯手工咖啡慢慢的做出來,然后細細地去品嘗一杯咖啡的美好。這個咖啡師說“如果你也想開一家這樣的咖啡館,首先就不想著賺錢去做。因為在這樣快步伐的時代,一家奶茶店都要比這樣的咖啡館盈利好的多,當時王森開這樣的咖啡館是為了一種生活的方式。所以,你要開這樣的咖啡館一定要出于喜歡。”
3? 離開咖啡館
? ? ? 我和小超在咖啡館呆了晚上九點多才回去,走的時候,也是很戀戀不舍。那個咖啡師把我們送到咖啡館門口,并對我們說,有時間可以常來。我們笑著說,一定會的。我和小超走出咖啡館,我回頭望去。繁華奪目的城市,燈光絢爛的街道,這樣的一個咖啡館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坐落在那里,遠遠地望去,是一種說不出來的閑適。
? ? ? 在回去的公交車上,心里總是抑制不住的激動,在咖啡館呆了兩個小時,白天的勞累已經不知所蹤。腦海里總是浮現咖啡館的樣子,可能是從書中走到了現實生活中,也是因為見證了一個人關于咖啡館的夢想,了解了書中沒有的后續故事。我想我一直以來,喜歡這樣的咖啡館的原因就是因為每一個這樣的咖啡館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當你走進咖啡館時,就像是打開了一本書,會讓你忘記時間,忘記煩惱,只想靜靜坐下來去品讀。
? ? ? 現在的我們,總是忙于生活的奔波,總是會忽略掉生活。僅以這樣的一個咖啡館做題,希望大家可以放慢腳步,喝一杯咖啡,品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