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比較閑,你們懂的。閑了總會找點事做,也忘了當時誰先帶起來的,全宿舍突然掀起了一股學吉他的熱潮。幾周之內,宿舍里幾乎人手一把吉他。每天弦聲不斷,人人都跟個吉他手似的,一旦沒課就圍坐在一起跟那練琴,還引來不少其他班的同學過來圍觀。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
等到畢業表演的時候,有一位其他班的同學,拿著一把吉他上臺自彈自唱了一首歌,引來無數掌聲和妹子們的青睞。下臺后我們問他啥時學的那么厲害的,他說就是當初看我們玩琴覺得很有意思,于是自己也買了一把,一直練到了畢業。
想必你也有類似的經歷,而且估計大多數人都會有。我猜,每個人家里都至少有一件落灰的樂器和好幾本不再摸的外語書。
為什么我們總是很難堅持做好一件事,很難堅持的學會一項技能?為什么做事總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呢?
快感的邊際效應
很多人都應該聽過邊際效應,簡單的說就是:當你餓了的時候,吃第一個饅頭幸福感最高,從第二個開始到前幾個都還好,但越吃幸福感越低,吃到最后你飽了,再硬塞給你都不想吃了,甚至再給你看你都厭煩,這就是邊際效應。
我們學習新東西時的新鮮感也是如此,剛開始學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學往后學新鮮感越低,越往后學越覺得難。等過一段時間新鮮感徹底沒了,覺得沒意思了,只剩下學習的枯燥感時,也就基本要放棄了。
堅持=放棄?
事后我們經常感嘆:“唉,要是當初堅持下來就好了”。然而,真的會這樣嗎,堅持下來就成了?
重新品味下“堅持”這個詞,我們一般在什么時候會想到它?
運動的時候,很累快做不下去了,朋友給你打氣,“堅持一下,馬上就完成了”。中藥很難喝,父母寬慰你,“閉上眼,忍一忍就過去了”。做一件事很痛苦,快要受不住了,別人會跟我們說“堅持,堅持你就贏了”。若是做一件事你覺得很痛苦,根本就不愿意做它,那么你怎么可能把它做好,怎么可能把它做成。
如果一件事需要靠堅持才能做下去,那基本離放棄已經不遠了。
在我們向著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難,困難必然伴隨著痛苦。人的本能是討厭痛苦的,但理智會告訴我們,堅持一下,忍一忍馬上就過去了。漸漸的,我們大腦形成了這樣一個回路:堅持=痛苦。越想到堅持,意識就會越覺得痛苦。再加上做這件事,身體本能也覺得痛苦,結果就是痛苦*2。能繼續下去才怪咧。
其實,堅持不下去很大原因在于,沒有找到自我驅動力。
自我驅動力
我有個朋友,天天樂死不疲的去健身房鍛煉,雖也偶爾斷一下,在家鍛煉偷個懶什么的,但算得上是持之以恒了。像我這種辦完健身卡只去過1個月的主就挺不理解,有一次我問他:你天天這么堅持鍛煉不累么?他卻很詫異的看著我:怎么會累呢?鍛煉完多爽啊!
運動完之后暢快淋漓的那種感覺,相信經歷過的人會深有同感。雖然身體疲憊,但跟身心愉悅的那種感覺相比,并不算什么。
我開始不太相信這種事,直到遇到了“寫作”。在體會到寫作對我帶來的好處之后,我終于不再懼怕它了,真心有點喜歡上寫作了。通過寫作,我重新理解了學習的意義,重新認清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從寫作中我找到了學習的快感,從自己的作品中我找到了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在這件事上,我并不覺得痛苦,并不存在堅持不堅持的概念。
當你真心喜歡上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堅持,你會從這件事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找到令你興奮的快感,找到一種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你感覺到做這件事非常開心,非常有意思,像開了掛一樣根本停不下來,你根本不需要堅持,誰要是不讓你做你恨不得跟他急。
當你形成這種積極、自信心態的時候,它會變成你持續下去的動力和源泉。
“堅持”的真正意義
在你真正“開掛”之前,還是處在三分鐘熱度階段,僅憑新鮮感、有意思在做一件事。但前面說過,新鮮感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在消退時期到開掛之前,處在這個空白期是最容易放棄的階段。
在這個空白期如何持續做下去,才是“堅持”的真正意義,它會守護你找到愛上這件事的理由。
這個階段你需要做的就是把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小任務,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務上。比如你學吉他,可以定一周學一篇曲子,每天完成幾個小節的練習,然后堅定的執行這個任務。
剛開始重新撿起筆的我也是這樣,從小到大懼怕寫作的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于是先從容易的做起,逼著自己每天寫專欄留言,有感想寫感想,沒有感想寫總結,慢慢先養成習慣。直到有些留言被精選,被采納之后,那種成就感就慢慢產生了,那種被認可的感覺非常愉悅。原來自己也可以寫出有人看的文字,那么只要找對方法,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也就不是問題了。
這個時期要有耐心,一開始不要把目標定的過高。剛開始學習都跟嬰兒一樣,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要勇敢接受現在不完美的自己,告訴自己不要急,慢慢來。
堅持的意義在于守護不完美的自己,等待遇到“重生”的那一刻。
學會借力使力
如果把自我驅動力比喻成讓發動機帶著汽車跑起來的話,找到自我驅動力就有點像先讓發動機轉起來的起步階段,想要快速度過這階段,除了讓自己定計劃、有耐心外,還需要借住一點外力。
1.找一個帶你飛的人。
有條件最好找個老師、聘個教練,手把手的有人指導絕對可以讓你的進步飛速提升,快速入門,迅速找到成就感。
2.找一群陪伴你奮戰的戰友。
跟一群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不光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氛圍。更大的意義在于,當你看到同伴艱難時,你會感到自己并不孤單,別人同自己一樣在奮戰。當你看到同伴成功時,你自己也能體會到這份喜悅,離你如此近的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繼續走下去也必定成功。
3.建立正向的反饋機制。
每次完成階段性任務,獎勵自己一下,讓自己產生幸福感。正向的反饋很重要,當你覺得做這件事很幸福時,會抵消一些痛苦感。
4.把要做的是賦予重大意義
其實最大的動力還是來源于自己的內心,當你把目標賦予一個重大意義,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有使命感。有點像升級版的正向反饋,當你對做這件事有憧憬、有具體想象的時候,你會覺得做這件事很有意義,吃這點苦并不算什么。
如果你想學會一項技能,做好一件事,最關鍵的是讓你自己真心喜歡上做這件事,找到他對于你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