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是一本書
我用整個身心在讀
一年又一年
我讀得很幸福
也很辛苦
――汪國真
歲月是一本書,藏盡了繁華,囊括了落寞,讀懂歲月這本書,亦讀懂了人生。卻也要在歲月深處讀一本書,將靈魂安放。
“你如今的氣質里包含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讀書、行路是這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世間最簡單的生活。
? 民國作家張愛玲也說過,“讀書沒有什么不好的,只是使我的近視程度加深而已”,曾經不知讀書有何用,為何讀書,當年少無知的光陰漸行漸遠時,方才明白,讀書是很無用,卻也很有用,慢慢地把讀書這件事情變成愛好時,才發現我早已離不開它。
春秋冬夏,我總能覓到一處恬淡安暖,將心擱淺在歲月的輪角,然后靜下心來,品味這人世情長;捧一卷書,不慨嘆韶華蹉跎,不哀怨人生無常,讀懂這四季的書意,將它折疊成箋箋詩行,伴著這份恬靜,將在書中大千繁華覽盡。四季的書本也在古人的詩里徜徉。
春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諗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盡千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古人亦把書視為自己的情人、親人,朝夕相處,時時相親,如明代政治家于謙在《觀書》一詩中所云: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我想,我也愿把書當做一生戀人,不離不棄的擁有,始終保持著讀書的姿態,捧著書漸漸老于 歲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