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這是一部能感動到靈魂最深處的臺灣勵志電影:男主角用動人的琴樂、女主角用曼妙的舞姿,闡釋夢想的力量和內涵。它完成了一部勵志片的使命:喚醒頹喪的靈魂,或者撞擊有夢想的靈魂。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主線劇情改編自臺灣盲人鋼琴音樂家黃裕翔的真實故事。
- 逆光飛翔 / Touch of the Light
- 中國臺灣(2012):勵志
- 主演:張榕容 / 黃裕翔
- 豆瓣簡介:(豆瓣評分8.3)音樂天分超凡的男孩裕翔(黃裕翔飾)彈得一手好琴,卻天生失明。他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只希望能擁有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他第一次離家北上念書,遇見熱愛跳舞卻因故被迫放棄夢想的女孩小潔(張榕容飾)。裕翔能“看見”世界上不被旁人看見的美麗,從未放棄過這個世界。他就像一縷溫暖的逆光照進了小潔冰冷的內心,而小潔則帶領著裕翔經歷了他從未嘗試過的冒險。兩個看似永不會相交的靈魂,卻成為彼此遺失的那份力量。兩人身后的那道耀眼的逆光,正溫暖著、鼓舞著他們向夢想展翅飛翔。
2013年6月某天,我和朋友在北京參加完一個比賽,帶著沒能進入四強的遺憾和通宵兩天后的疲憊坐上了返回廣州的高鐵。在那班呼哧了九個小時的、無聊透頂的旅途上,我看完了這部電影又馬上回味了一遍,它驅散了遺憾的糾纏和疲憊的折磨,末了感動到有些淚目。
一位盲人鋼琴音樂家的真實故事:夢想的力量
《逆光飛翔》最吸引人也是最難得的地方在于:片中的故事改編自一位真實人物的故事——臺灣盲人鋼琴音樂家黃裕翔,而且他本人也本色出演了這部電影,讓關于“夢想”的主旨能夠零距離觸動我們的心靈。
說實話,當黃裕翔的眼睛映入熒幕的時候,我是有點躲閃而不敢直視這雙眼睛的。因為對盲人有著打心底里而生的同情,而男主角又是如此本色、真實地將盲人的雙眼呈現在面前,這讓我在看完整個故事之前覺得有些“殘忍”,以至于有點畏懼電影劇情的發展。直到我看完第一遍、再開始看第二遍的時候,我覺得這雙眼睛里有非同一般人的勇敢、自信和堅定,而這種轉變都是來自一個在現實中真實發生、在影片被樸實講述的故事。
我相信其他的觀眾也會有類似的感受:面對一位身體殘缺的人,他的故事會多多少少地被聽眾和觀眾自行渲染上“同情”、甚至于“憐憫”的味道。并且這種感受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電影嘗試著讓我們跳出這種本能的、也許有點狹隘的同情心,鼓勵我們去欣賞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其一是一位普通人,以及他克服異于常人的困難并實現夢想的勇敢和自信;其二是一位天賦異稟的鋼琴音樂家,以及他指尖流淌的動人音樂。
片中有一句暗中貫穿劇情的話。黃裕翔小時候參加鋼琴比賽奪冠,卻意外聽到同臺的小朋友背地里說:“還不是因為他看不見,才拿的第一名”。而這句話深深扎痛了裕翔的心,在那之后他再也不肯參加任何鋼琴比賽。而大學的時候,裕翔寧可選擇和自己的樂隊參加社團公演,也不愿意報名參加學校的音樂匯演。最后陰差陽錯地,他和自己的樂隊去了學校的音樂匯演,并且用過人的演出博得了現場的掌聲——那黑暗中的掌聲中聽不到同情,聽到的是尊重與欣賞。
如果說同情與憐憫是人性之善,那么尊重與欣賞則是人性之美。
這里附上《魯豫有約》中黃裕翔和他母親的一段訪談。大家可以選擇先看男主角的這段故事再看電影,也可以選擇看完電影再看這段訪談。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但是我認為要真的理解“夢想”這兩個字的分量,這兩部片子都值得一看。
一部勵志片的使命:或者喚醒人心,或者撞擊靈魂
先聊聊這部電影的支線:張榕容飾演的女孩小潔,和她的舞蹈夢想。她非常喜歡跳舞,并且有很高的舞蹈天賦,卻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進入大學學習舞蹈。劇中小潔和裕翔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相互認識,小潔被裕翔對于夢想的堅持和行動所感染,并在奶茶店老板的支持下,踏上了去香港參加一個舞蹈比賽的旅途。
和一般的勵志劇完全不同:小潔的舞蹈比賽之旅并沒有以“評委被震撼到一臉懵逼”、“觀眾鴉雀無聲后如雷的掌聲和鮮花”或者“被某某經紀人看中從此步入舞蹈殿堂”的結局告終。在最后的最后,小潔如愿以償地進入心儀的大學,與她最愛的舞蹈一起努力。關于劇情的內容,此處不做太多透露。但這是個再平常不過的結局,卻被演繹得非常有感染力。更不用提在張榕容那美麗動人的舞姿。
顯然,編劇和導演有意讓黃裕翔和小潔這兩顆靈魂相遇,并且產生共鳴:裕翔對于音樂的熱愛,撐起了小潔搖搖欲墜的夢想;小潔對于舞蹈的執著,以及她對于裕翔的友善、理解與尊重,更成為裕翔精神上的伙伴。我們恐怕不能用常人所定義的“愛情”來理解他們,觀眾無疑需要強烈的同理心才能體會到這種靈魂碰撞的美妙之處。而裕翔和小潔的相遇,雖然是劇情安排,但我相信也會是現實中的必然。豆瓣上有人將此片定義為“愛情片”,雖然影片并不沒有描述裕翔和小潔的戀情,但是這樣的靈魂交流,也算是愛情的最高境界了。
最后,必須說它絕不是一部雞湯片,而是一部勵志片。因為這部電影承載了一切勵志片需要完成的使命:喚醒頹喪的人心,或者撞擊有夢想的靈魂。我們聽過很多雞湯文或者看過很多雞湯片,它們輸出價值觀和方法論:主角們堅持夢想、不要命地努力、爭取一切的機會,最后給我們一個絕地反擊、大獲全勝、傲視全場的結局。冷淡頹喪的靈魂聽/看了,覺得挺燃的,但生活該是怎樣還是怎樣;有夢想的靈魂聽/看了,覺得像一堆暢銷書,“道理大家都懂的”,但就是覺得你在扯淡和搞傳銷,甚至玷污了“夢想”這個詞。
而勵志片告訴我們“故事”:那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電影為他/她搭建了舞臺,展現他們身上那些值得我們贊美和學習的美好品質。雞湯片強調結果,而勵志片重視過程:雞湯片總是用一個大獲全勝的結局讓我們相信主角是成功的,而勵志片可以用不完美/不完整的結局收筆,卻讓我們深深被主角打動——畢竟,世間哪來那么多絕地逆襲和“黑馬”?就像《逆光飛翔》,沒有告訴我們黃裕翔拿到世界級冠軍或者有多少成功,也沒有告訴我們小潔被多少舞蹈專家青睞,只告訴我們:他們都在踐行夢想,做到了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豆瓣中有人評論道:“這是一部沒有實質內容的電影”。我猜這是觀者根本沒有用心體會這兩個人物的故事,還有他們靈魂最深處的聲音。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用心體會過一部電影里的藝術,又談何資格寫下這么一句不負責的評論呢?
希望大家喜歡并享受這部電影 :)
最后邀請大家來感受下,影片主題宣傳曲《調色盤》中徐佳瑩清澈靈動的聲音和溫暖清新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