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到初入社會,不管是為了應試教育,還是為了提升自己,還是純粹無聊找本書來看,不可置否,我們讀的書真是不算少的。可是,你分享給別人的書有幾本呢?你是怎么分享的呢?
“哎,我給你說,這本書是真的好看?!?br>“行,那你給我介紹介紹。有興趣我也去看看”
“就是那啥,你知道的。超級好看……”
“……”
“反正你自己去看嘛,就是很好看的。絕對不會失望的”
你覺得這樣的安利別人真的能吃下去么?
? ?所以,出于為了給別人更好的安利的目的,我認認真真的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雖然這本書講到了很多的東西,但是由于篇幅所限,能力也不夠,所以我們今天就只解讀其中的一個版塊——檢視閱讀(全書的思維導圖和概念筆記附在最后,按需自取)
? ?書中檢視閱讀有兩種方式,一種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一種粗淺的閱讀。
?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第一種“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在了解這技能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書中關于檢視閱讀的一個前提:在有限的時間里,了解最多的信息。
? ?所以在此前提之下,我們就要轉變自己的身份,以一個偵探的身份去一一探尋書籍的中的信息點:書名頁、序、目錄頁、索引、出版者,然后再從目錄中挑選出和主題大概相關的章節進行粗淺的閱讀,最后一步就是看心情,拿起書隨意翻幾頁。
? ?通過完成這一系列步驟,如果你可以解答以下4個問題,就說明你的偵探是成功的: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講什么;
2.作者細部說了什么,具體怎么說的?
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么?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和你有什么關系?
? ?第二種檢視閱讀的方式叫做“粗淺閱讀”。粗淺閱讀是針對我們很多人會有的一個閱讀現象:很多人在拿到一本難讀的時候會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讀了沒兩章之后就覺得很費勁,所以就想暫時休息一下刷個朋友圈等一下再繼續讀。然后就不會有然后了,這本書就被你永遠束之高閣了。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多的避免這個現象,你們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頭一次面對一本難度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以便,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者思索。
? ?只注意你能夠理解的部分,不要為了一些沒法理解了解的東西而去停頓。這樣子當你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之后,你就會了解就算只有50%或者更少,也能夠幫助你在后來重讀第一次略過部分的時候,增進理解。就算你不重讀,對一本難度很高的書了解一般,也比什么都不了解要來的好一些。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容易理解我所說的方式,給大家一個我總結出來的自檢表格。對照著表格來自檢,你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提升的。
福利兩個:
1. 《如何閱讀一本書》全書思維導圖
2.《如何閱讀一本書》概念筆記
感謝閱讀,比心??
愿你我共同進步
本周的周花,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