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企業,只要上了規模,人在里頭就容易被螺絲釘化,隨著系統,制度的完善,你看起來操盤很大的一個生意,但其實僅僅是航母的一部分。今天你看到的那一群擠破頭進騰訊阿里頭條百度美團的年輕人,和十年前擠破頭進IBM等諸多外企的那人,其實是同一群人。而一些變化正在發生,互聯網行業在瘋狂的淘汰中年人。
互聯網寒冬下的中年人
那么HR是怎樣確定裁員名單的?據我了解,我國HR有一個特色技能點就是如何在不給或少給賠償的情況下把人辭退。所以說,如果開始感覺系統有點針對你,無他,HR在走流程而已。HR老人講述過她所親歷過的裁員:某天HR老大悠悠地說,“來,給我拉個名單,我要和老板開會了!"
名單包括:半年內合同即將到期的員工;包括過去兩年的績效分數,考勤情況,入職時間,年齡,薪資,部門,匯報對象和工資;孕期、產期、哺乳期和長病假等特殊情況人員;試用期人員,按照部門,合同到期時間排序。
除了:老板的老鐵們,新架構核心崗位人員,三期和長病假人員,沒有其他特殊情況,你就很幸運的榜上有名了。HR新人手頭多了一些離職談判的活兒,她站在人力資源的立場上,盡力壓低了公司的成本。
要好的同事提醒說:前面被辭退的人其實是我們后面的屏障,如果每個人你都談下來低于正常離職賠償。那么到你和我的時候也一定是低于正常賠償的。尤利婭覺得有道理,迅速立場反轉,拼命為離職同事爭取權益。
HR能很容易知道離開的同事下一站去了哪兒。有些需要很長時間尋找新方向,有些干脆改行了,還有些去了更好的平臺。被離開的兩個同事,分別都找到了大的集團公司,并先后上市。有點懷疑我方價值觀與眼界出了問題?另一方面,也許這就是常人說道:因禍得福,一切都有定數。我哥之前也說過他以前的兩個同事,一個話都說不明白天天嘟囔著要去開廠,結果最后還真開成了,另一個也是被公司辭退結果被另一家高薪聘用了。沒有規律可循。
我們這一代人是真正見識經濟,資本,政治博弈的人。互聯網只一個符號,變化也只是一個狀態。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下,不斷提升認知,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將永遠重要。
互聯網里的中年人,拎出來放到其他行業還是非常年輕的年輕人。雖然轉換軌道,就像推動沉重的農場風車,一開始總是費勁、吃力、緊張和讓人煩躁的,但是只要開始,風車早晚會動起來。
加油,互聯網行業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