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女性專屬詞,美麗而偉大,沒錯,“媽媽”!它跟女性息息相關。在女生還沒成為一位媽媽之前,媽媽對女兒的影響是最為潛移默化,最為關鍵的。在女生自己成為了媽媽之后,她則又把媽媽的使命延續下去。
“媽媽”一詞影響著每一位女性,造就了每一位女性。每一位女性都生而會做“媽媽”,有著人類最天然的母愛;但每一位女性也生而不會做“媽媽”,需要后天去摸索和學習。那么,帶著珍貴母愛的女性如何更好的成為媽媽?這可以從一位女性和她一本書里得到答案。池莉,當代著名作家,有著一位畢業于世界一流名校的優秀女兒,用長篇敘事散文方式完成作品——《立》,講述了自己與女兒二十四年的共同成長經歷。
從池莉的《立》,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成為好媽媽的方式,可簡單歸納為六步走。
第一步:堅守自己心中的愛情。
池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能夠頂著“生活作風錯誤”這一恐怖壓力,為心中愛情苦等三年,直至含冤入獄的他出獄,愛情才修成正果。也正因此,后來的她會有日夜期待受孕的幸福,會有得知懷孕后的無比自豪。
堅守愛情,堅守的是一份真實的情感。這樣的堅守,得到的本就不僅是愛情,還有就是愛情的結晶。愛情純度越高,結晶的純度就越高,在媽媽眼里就越珍貴,媽媽自然就更覺得幸福。媽媽幸福了,孩子也就更能夠在一個幸福的氛圍下健康成長。
第二步:從懷孕開始就是堅強媽媽。
池莉覺得自己在懷孕期間就已經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盡了。一直以來,她都沒有婆家娘家的照顧,自己給孩子準備尿布衣服等必需品,自己為孩子辦各種證件跑了有兩萬多公里,自己在坐月子期間就開始自己帶孩子。但池莉堅強應對:認倒霉唄,不害怕唄,自己帶唄。
當然,并不是誰都像池莉當初一樣有著那么艱難的困境,但也有可能有媽媽需要面臨比這還艱難的困境,可無論如何,“媽媽”一詞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偉大,那么偉大必然就該有一份堅強支撐。所以女生自做媽媽起,就不應該矯情,不應該玻璃心,應當有積極努力去接受作為媽媽的擔當的意識。媽媽有擔當,自然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源。
第三步:不功利性對待孩子的成長。
池莉開始也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風氣影響,也去看幼兒早期開發班,看青少年宮的幼兒培優班,看開設在私人家里的幼兒班。但看了一圈下來,她意識到如果把孩子送去簡直就是受罪,應該讓孩子有個自然成長的過程,并且要教育好自己才是首要,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總的問題就是,不能因為父母的功利心,就對孩子實施“拔苗助長”式教育,而剝奪了孩子最健康快樂的成長方式。
父母太容易把自己夢想轉換為對孩子的期盼,而忽視了自己孩子也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即使孩子還小,孩子也是獨立的,他們有自己本身的特性。并且,影響每個孩子成長的外在因素都是不盡相同的。父母對孩子最負責有用的做法是:專注于孩子此刻成長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在無形之中把孩子拽著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真正做到單純為孩子好,孩子會綻放的更純粹而美好。
第四步:找到跟孩子相處的好原則,并將其形成生活習慣。
池莉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實行的三大原則:一是讓孩子盡情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和玩耍;二是順從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讓孩子在最開放的狀態中接受自然啟蒙;三是為孩子講故事,帶其閱讀。
一般來說,媽媽是跟孩子相處的第一人。孩子能長成是什么性格,什么品德的人,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不得不說,池莉的女兒之所以是優秀的,我們從池莉跟孩子之間的相處原則可以窺見到一二。當然,這般好的,媽媽跟孩子之間相處的原則,是可以被借鑒的。但還是別忘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且有自個兒特性的個體,媽媽要找到適用于自己孩子成長的好原則,然后遵循此原則去跟孩子相處,并將其形成自己跟孩子的生活習慣,才能讓它們對孩子的成長發揮持續而有效的作用。
第五步:做不“傷”孩子的父母,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池莉發現了孩子膽小,怕人,隱忍等弱點之后,她積極找出根源,從而開始注意檢討自己,要求自己力戒急躁,力戒脾氣大,力戒在爭論的時候容易冒出來的強勢,并還積極跟老公溝通,讓他也能戒掉粗暴的毛病。
人無完人。即使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也不能因為可以把孩子的缺點一起愛而忽視了幫助其改正的重要性;即使自己是給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也不能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暴露且發泄自己缺點就是無傷大雅的。改正缺點已不僅僅是為了做一個更好的人,改正了缺點更是能夠給自身以及他人帶來更快樂的生活。父母都該審視自身,努力做一個不“傷”他人,不“傷”孩子的人。父母都該努力且有耐心的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這能讓孩子擁有更健康快樂的生活。
第六步:對孩子要有實實在在的溺愛。
池莉認為父母必須溺愛孩子虛弱的地方,必須以溺愛增強孩子的軟肋,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加強健和強大。池莉也的的確確是這樣做到的。平時因為嫌麻煩而不請朋友在家吃飯的她,卻因為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一次豪邁的答應了請其他小朋友到家吃飯,她就立馬緊張認真的為女兒在家安排了十幾個小朋友的聚餐。女兒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后來英國上高中,大學,池莉一直都為女兒大宴賓客。甚至為女兒安排客人在家睡覺過夜,為女兒和客人們買影碟在家集體看恐怖片。
對自己孩子沒有愛,那是不正常的,而溺愛就是愛的其中一種。溺愛是個貶義詞,向來都被人們認為是種不正確的行為。然而,池莉給我們提了一個很重要的醒:必須溺愛孩子虛弱的地方!以正確的方式溺愛孩子虛弱的地方,這就是讓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孤單,都因心中有一份父母的愛溫暖著而滿滿安全感。因而,溺愛孩子的虛弱也就能夠達到池莉所說的讓孩子心理素質變強大的效果。
如何成為好媽媽?總有朋友還處于“堅守感情”這第一步,這也是為自己和孩子打下內心幸福生活基礎的第一步。如果已經走到了第二步,成為了媽媽,那么就真正開始一份幸福而偉大的“做媽媽”事業了。自身做到堅強,對孩子不功利性,找到跟孩子相處的原則并堅守,不“傷”孩子并助其改正缺點,用合適方法溺愛孩子虛弱地方,這五點都是作為媽媽需要同時關注的。做媽媽就是如此偉大而幸福!每位女性都應該努力為自己和孩子打造一份優秀!
《立》
池莉
優秀媽媽的路,一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