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在安靜的午后邊放著音樂邊整理房間。陽光從窗戶外照射進來,音符在房間內跳動,溫柔的聲線,優美的旋律,讓平時工作中浮躁的心也變得安寧起來。一切收拾妥當之后,泡一杯咖啡,手捧著杯子,溫度從手心一直傳遞到心里去。瞇著眼,沉浸在旋律里,仿佛可以就這樣安靜的度過一生。
《美好事物》by 房東的貓
這首歌是在一個民謠歌單里無意中聽到的。在這個毒雞湯和喪文化盛行的年代,當看到這樣一個歌名時,我第一反應是有點膩。然而聽完這首歌之后卻發現,再沒有比這四個字更合適的歌名了。
少年離開家鄉,在北方飄蕩,沿途卻也遇見了各種各樣安靜的美景。細雨頑皮的劃過船帆,修理店忽明忽暗的燈盞,小橋流水的人家,煙花三月的江南。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不愉快的片段,然而依然希望可以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用純真的眼光去欣賞那些美好的事物。走在古樸的長街,暫時忘記生活里的疲倦,在和路人交談中,那些失敗的戀愛仿佛都已經成為了過去,與今天毫不相關。在春風的吹拂中吃著路邊的早餐。仰頭望著月色,釋懷過往,不再為聚散離合而憂愁。
溫柔的聲線里似乎還帶著一絲孤獨感,卻也能清晰的感受到一路行走中收獲到的安寧與力量。有過思念,有過憂傷,有過失望,然而這也讓我們也變得越來越勇敢。網易云里這首歌的熱評第一是:五歲那年抓住了一只蟬,便以為抓住了整個夏天。我們終會長大,與那些漫長的故事和解,惟愿長大后的我們在疲憊的現實生活之外,依然可以用好奇的眼光去欣賞那些美好的事物,在心底某處依然保持著五歲時的純真。
《傾城》by HITA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在得。
HITA疏離又迷醉的聲線唱出了一種清冷的風情。聽著這首歌仿佛能看到在煙雨蒙蒙的小巷,迎面走來一位身穿旗袍,高挑的妙齡女子。她神色清冷,挑眉時眼角眉稍卻帶著繾綣的風情,似魅惑,似譏諷。嘴角帶笑,比酒還要醉人,你怔然駐足,她卻不為所動,徑直與你擦肩而過,于煙霧蒙蒙中徒留一個朦朧的背影。
《達爾文 II 進化版》by 蔡雅健
第一次看到有人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形容愛情,只覺得突兀又貼切。
愛情里的人走走停停,有過競爭,有過犧牲,有過被篩選。我們單身,對愛依然保持著信仰,苦苦等待,希望可以遇到一個靈魂會產生共鳴的人,然而有時卻又忍不住在愛情里沉淪。受過傷,卻依然保留著一絲純真。相信幸福取決于相愛。我們在愛里學會認真,學會忠誠,希望可以有人和我們一起走向永恒。愛情里也有進化論,適者才能生存,那就在他出現之前,努力進化成更好的人吧。
《神田川》by 男高節
這首歌是在《陪安東尼度過的漫長歲月》里聽到的。雖然我并不懂日文,卻在旋律響起的那一剎那,感覺到一種孤獨感和哀傷從腳下開始席卷全身,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吧,音樂無國界。
在燈光昏黃的小酒館里,我看著我愛的人,她看著她愛的人,我們的眼里都寫滿了疼。東京的秋天有些寒冷,風乍起,刮起一地落葉,她裹緊身上的大衣,身體里的心在流血,臉上卻一片冷靜。殊不知,這樣的她才最讓人心疼。
《陌上花開》by 譚維維
電影《相愛相親》的主題曲。我在影院里看著導演以一種安靜的手法將一個故事娓娓道來。貞節牌坊上一個個的名字下,是一個個女人孤獨又無望的一生。
我想起徐志摩和陸小曼,魯迅先生和許廣平,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才子佳人,郎才女貌,讓人艷羨。然而很少有人會想起這些美好的愛情里還存在著另外一種人:男人的原配。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男人在性別上的優勢使他們還可以追求自由的愛情,而他們的妻子終其一生能做的只有等。生前等他的人,死后守著他的墳。一紙婚約決定了一個女人的一生,不敢有期待,只能等待。哪怕知道他和別人一起白頭,哪怕他始終不回來。在漫長的等待中,丈夫的臉變得越來越陌生。陌上花開,她已兩鬢斑白,看不清是誰緩緩歸來。
無戒365寫作訓練營第21天第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