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說一下,這是三篇很長的文字,或許會讓看官們看得比較疲憊和煩躁。無論你選擇看,或者不看,尊重你自己的意愿。
由于工作的關系,我會接觸月嫂,也會看到媽媽們對月嫂的投訴。很早之前,我就想寫一些文字表達一下我的想法,我的同事H說,千萬不能讓人知道這篇文章是我寫的,我的想法可能存在引起外部和內部爭議的部分,我可能會陷入沖突之中。H對我的關心,我已收到,考慮再三,仍然想寫。
我嘗試從新媽媽、嬰兒和月嫂三個角度來闡述我的想法,可能是不成熟的或者片面的。
那些不舒心的月子經歷
現在很多媽媽會選擇月子里面請個月嫂,從經濟上來說,對中產家庭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月嫂請回家,開始工作,或多或少會讓媽媽們感到不順心。
比如,月嫂會告訴你,母乳最好,多喂奶,然后讓你和寶寶盡可能多待在一起。你會很郁悶,你花了上萬塊請了個月嫂,結果寶寶居然讓你來照顧,那么多錢不就打水漂了嗎?!
再比如,寶寶一哭,月嫂立刻響應,去抱著哄,你只需要喂個奶,甚至你都不需要親自帶寶寶睡覺,月嫂會帶。但是,錢雖然花得值,你心里總有那么點不舒服,總有那么點不對勁,你又不知道是哪里不對勁。
還有,在母乳喂養或者寶寶護理上,你通過網絡學習到一些知識,正想用。先不討論知識到底對不對,你和月嫂之間會有或多或少的爭執,你會感覺你不管怎么做,總有一個人在旁邊評判你。其實,第一次當媽的你,并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但你仍然想試一試。但是,當你看到寶寶到月嫂懷里就安靜了,在你懷里就跟觸電一樣拼命哭,你會想,到底誰才是媽?你還能當好媽媽嗎?月嫂走了,你怎么辦?
不爽!
非常不爽!
極度不爽!
你可能會想:我請個月嫂是為了讓我的月子更輕松,可是現鬧心的事怎么這么多?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公司處理投訴的原則是“兼聽則明”,媽媽們投訴之后,售后的同事會再從月嫂側了解情況,盡可能還原事實,再做定責和后續處理。由此,我能夠了解雙方的想法,在排除技能和專業知識投訴之后,剩余的投訴讓我聯想起4個字:“權力斗爭”。
“權利斗爭”的源頭
著名的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他的著作《嬰兒與母親》中從潛意識的層面對新媽媽的內心世界做過一段分析,當一個女人開始分娩,她便需要一個可以全然依賴的人,讓她暫時把自己交托出去。從分娩開始到結束,新媽媽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她的飲食起居需要人照顧,她需要去照顧一個沒有帶說明書就出生的新生兒,她所面臨的調整,任何一個生完孩子的女人基本能感同身受。她希望有一個值得信賴并能托付的人,照顧她的飲食起居,并在照顧新生兒這件事上,給予一定的協助。
但是,她的內心是沖突的,有很多的沖突深藏在潛意識,不會輕易跑到意識層面讓你看到,而內心沖突所帶來的情感反應,你能感受到。有時是煩躁的,有時是憤怒的,有時是恐懼的。
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和成就,這里我說的深埋在潛意思中的愿望和成就,是超越自己的媽媽。這個愿望從小女孩開始便深埋心中,如果你去觀察一個4、5歲的小女孩,會發現她熱衷于過家家,所有的玩偶都是她的孩子,她模仿媽媽照顧它們。她甚至會玩“生孩子”的游戲,把玩偶放在衣服里,假裝肚子里有個胎兒,然后用她知曉的方式“生”出來,之后她會考慮怎么安置她的“孩子”,怎樣給它喂奶,等等。
當一個女人真的生下孩子,意味著她真的超越自己的媽媽,此時她會喜悅,同時伴隨恐懼,害怕媽媽報復自己。
孩子長到3歲,便進入俄狄浦斯期,與自己的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對女孩來說,此時戰勝媽媽贏得爸爸是很重要的事情,潛意識中甚至想和自己的爸爸生一個孩子。同時女孩又知道,媽媽是爸爸心愛的人,他們的關系親密,如果自己把爸爸奪走了,媽媽會打擊報復自己,她感到恐懼。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中,沒有一個孩子能夠真正贏得這場“戰爭”。她無法真正戰勝媽媽,她會在競爭中明白,爸爸和媽媽在一起,而自己在將來,會和另一個自己喜愛的男人在一起結婚生子。
盡管經過了俄狄浦斯期,女孩意識到與父親生一個孩子的愿望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它不會存在于潛意識中。于是,當女孩長大成人,生下孩子,她會有種恐懼,似乎身邊嬰兒是自己從媽媽那里偷來的,是潛意識中她和父親的孩子,媽媽隨時會來報復她,再把孩子從自己身邊奪走,這便是“權利斗爭”的源頭。
恐懼讓新媽媽在分娩之后的數周或幾周內有強烈的不現實感,如果你細心觀察或者回憶,有的媽媽在第一次抱自己的嬰兒時,并沒有母愛泛濫的感覺,相反是一種強烈的陌生感和不真實感。讓恐懼慢慢消除的最好方式,是讓新媽媽經常和她的寶寶在一起。新生的寶寶躺她的身邊,躺在她的懷抱,她給寶寶喂奶,撫摸他,或者給他穿衣服、換尿布,回應寶寶的哭聲,會讓新媽媽逐漸回到現實:眼前的這個嬰兒是她自己生的,不是從媽媽那里偷的,更加沒有人會報復她,她是媽媽,她有權利決定怎樣去養育自己的孩子。數周或幾周之后,新媽媽內心的沖突逐漸得到緩解,越來越勝任媽媽這一新角色。
此時,如果家里多了一個女人,尤其是比她年長、有生育經驗的女人,情況可能會有變化。在潛意識里,這個女人象征著你的媽媽,無論她真實的身份是月嫂、你的婆婆,還是你真的媽媽。潛意識中,你會不由自主的證明你是一個好媽媽,不論在現實中你只是喂奶才和寶寶在一起,還是你積極響應寶寶的需求。
成為一個比自己媽媽還要優秀的媽媽,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期待和成就,潛意識中,你會想盡各種方法超越你的媽媽,同時擔心來自你內在媽媽的報復。在生活中,內心的這對沖突,會以前文中所述的情形表現,變成一場“媽媽爭奪戰”。
剛做媽媽,你不可避免地會犯錯,這是一個極其正常的過程。如果此時在你身邊的人對你能夠做到不評價、不指責,他/她像一個容器,吸收你因挫折而誘發的壞情緒,再以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傳遞鼓勵給你,你會比較順利地渡過手忙腳亂的階段;如果此時,身邊的人每時每刻都在評價你的所作所為,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喜歡評價他人,你因挫折誘發的壞情緒則無處可去。也許它會發泄出來,也許它會在心里越積越深。
綜上,對新媽媽來說,你需要一位協助你照顧寶寶、逐漸在“媽媽”角色中站穩的人,他/她可以是你的丈夫、你的媽媽、你的婆婆或者一位月嫂。無論你是否想在“媽媽”角色中站穩,(實際上,“媽媽”角色不是想就能站穩的,而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后才能站穩的)你都會面臨內心的沖突,而這些沖突,僅有你自己才能渡過。
最后,我要把我最美好的祝福送給正在看這篇文字的準媽媽和媽媽們,我祝愿無論此時的你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都能渡過剛剛成為媽媽時最艱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