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邀請有關專家舉辦了一個關于人工智能的講座。為了這個講座,前天我就早早地搶著報名,以爭取跟孩子一塊兒好好去充電,聽一聽高層專家針對小學生的人工智能的課程。
主講人的胡斌博士水平很高,他將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在自招中的應用等等逐一進行了說明。只是聽眾年齡還太小,時間一長就開始坐不住,孩子們一個個交頭接耳,四處走動,導致我們想認真聽人也受到了影響。
最后,主講人說“還有一點兒時間,有沒有想提問的家長”。我左右看了一下,竟然沒有一個家長站起來,于是坐在最后一排的我,自告奮勇地站起來向主講說了一番話。我大體表達了以下幾層意思:一是目前帶著五個孩子一塊兒學習Scratch,感覺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比我們家長的興趣都高,也超出了我原來的認識;二是學校的確有許多的受限,包括教室、師資、人才、資金等,東營以及學校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三是在以上種種背景下,能得到專家的親自指點,非常感謝;四是對于當下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應該雙學雙促。最后,借用幾句流行語勉勵大家:未來已來,一定要好好學,包括我們作家長的,也應該抱著這樣成長的心態去認真面對,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最后,鞠了一躬,代表家長表示了真心的感謝。
這是整個講座的大體情況。對個人而言,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啟蒙。當然,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我將利用業余時間,認真研究一下人工智能的發展走向,教育政策,以及優劣勢分析,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在將來的時候能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晚餐時間,全家人坐在餐桌旁一起討論今天的講座。媽媽問聞達今天的講座如何,聞達說:“挺好的,就是沒聽懂。”孩子聽不懂是正常的,連下面坐的家長能聽懂的也不是太多。有一些情況下,我聽著都有些吃力,只能用力地去聽、去理解。同時,為了將來有所用處,還拿錄音筆將內容基本都錄制下來了。雖然事后發現回頭看的意義并不大,PPT的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但無論如何,孩子既然有興趣,那就陪著他繼續走下去吧——雖然,我不知道將來能走多遠。
201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