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我的大腦里沒有「拖延癥」這個概念,當然也就不知道拖延癥到底是什么。也和許多人一樣,常常許多事情知道了,但是以各種理由來合理化自己不去做的借口,最終也沒有任何結果。最常合理化的理由與借口就是:
--學會這個知識也用不到;
--都已經這年紀了,現在開始已經晚了;
--要做這件事情似乎有許多風險、挑戰;
?
其實歸根結底可以總結成三個主要原因:
--不妥善運用自己的注意力;
--恐懼;
--沒有迫切的壓力。
首先,第一個原因,沒有辦法妥善運用自己的注意力,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并不集中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把當下的事情及時做完。比如,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想著有什么事情還沒做就會分心,去拿個東西、開個冰箱、找個東西吃等等,這些外部的因素讓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久而久之,這個閱讀也就落下沒有完成。
另外,面對一些新的事物的時候,心里會有所恐懼,所以不太敢去嘗試,也會合理化自己的恐懼,讓自己最終選擇逃避。比如在工作中想要去拜訪一個重要的客戶,但是可能這位客戶比較難打交道,或者是有什么原因導致不太敢去接觸,一直沒有行動。在行動之前自己總是會找到很多的合理化理由來告訴自己,沒有時間去找他,或者是這個客戶可以擺在后頭,這個客戶這么難打交道,我下次再去好了等等?的理由。
再者就是「沒有急迫的壓力」。比如,寫作這件事情在過去,總認為寫作不是自己工作上可能馬上用得到,沒有很仔細的關注,不曉得練習寫作可以給自己帶來什么,雖然知道寫作很重要,但是由于沒有急迫的壓力,所以練習寫作也就不斷的拖延。
總結以上的三個主要原因,我們可以了解其實「拖延癥」最主要的因素都是自己心理造成的。自己想象出來的合理化理由,以及想象做這件事情的困難。或者是由于沒有截止的日期與時間,所以我們在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也就無限期的拖延。
要克服我們自己的拖延癥,其實最簡單的方式,有以下幾點:
--開始行動;
我們面對的困難也許并不是想象的那樣,開始行動至少會有兩個好處:第一,就是搞不好不會遇到之前想象的困難。第二,可以直接面對真正的困難,那么這個事情就能往目標更進一步。
--給自己設定完成的日期與期限;
有時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壓力,所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完成期限就是給自己時間上的壓力。在這個期限之前必須把事情完成,那么在心里一旦認定了這個期限,就會強迫自己在期限內排定時間不斷的去朝著目標前進,也容易就把這個事情完成。
--集中注意力;
不管是在學習或者是工作中,能夠集中注意力專心的把事情做好,就是節省時間最好的方法,并且這也是最容易產生出好結果的方法。
總結以上,克服拖延癥的鑰匙,還是在自己手上。行動,就是克服自己拖延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