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樂觀
唯物論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悲觀者只看到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而樂觀積極的人卻把目光放在意識的能動作用上。
我們沒辦法改變世界,只能去改變自己,沒準,在我們改變自己的過程中,世界也被你改變了。
所以積極的人改變世界,消極的人被世界改變。
分享俞敏洪的經典演講給大家: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
你盡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
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陽光,
但是長不大。
人們可以踩過你,
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產生痛苦;
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
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
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長起來。
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后,
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活著是美麗的風景,
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
活著死了都有用。
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線,
但是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我們的生命,
有的時候會是泥沙。
你可能慢慢地就會像泥沙一樣,
沉淀下去了。
一旦你沉淀下去了,
也許你不用再為了前進而努力了,
但是你卻永遠見不到陽光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
不管你現在的生命是怎么樣的,
一定要有水的精神。
像水一樣不斷地積蓄自己的力量,
不斷地沖破障礙。
當你發現時機不到的時候,
把自己的厚度給積累起來,
當有一天時機來臨的時候,
你就能夠奔騰入海,
成就自己的生命。
二、以始為終
心里有目標,從一開始就要明白,什么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務必要忙得有意義。
三、要事第一
人生只有四件事: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和重要又緊急的事。
應該把最多的時間放在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上,朝著自己的目標往前走,而不是被事情拖著走。
參考書目:《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美] 史蒂芬·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