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號我還像往常一樣過著平庸的生活。賴床,抖音,吃飯,吃零食,追劇,有時快到了發霉的狀態,卻無能為力的被動著生活。算了吧,我跟身邊人沒什么兩樣,也就放棄了掙扎。
2月7號進群后,我端手機的頻率減少了,開始跑到樓頂看書,陽臺上看書。每次看完書,馬上去打卡,特別有成就,總算沒過著蛆蟲的生活。
以下的關鍵詞,總結我的《讀出生產力》訓練營。
一、早起
我之前特別賴床,一度信奉睡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但每次賴床都會有深深的罪惡感。堅持早起是我的愿望,偶爾也能做到早起,只不過是早起后那一整段的時間,很茫然,所以早起真的沒任何的吸引力。
這里感謝書友王建才的分享,我用上了小來程序,每次8點的鬧鐘,早起打卡曬出來,不是想誰表揚我,就是發給自己看的。
后面早起不再需要毅力,每天叫醒我的是社群里的書友更新動態。從此,早起的微習慣慢慢帶動后續大部分的關鍵詞。
二、清單
這里,感謝書友輝輝,她的極致自律讓我立刻喜歡上了,也成了彼此的超級伙伴。她跟我分享手賬,特別精致,多虧了這本手賬,讓我看得見自己在進步的路上。從此我便有了清單。醒來第一件事,便是給自己列出一天中的待辦事項。
從2月21號(首次使用手賬)每日代辦事項:讀書,打卡,點評,社群互動,金山打字。
3月1號開始,每日代辦事項,添加一項晨起冥想。3月3號開始,每日的代辦事項,添加一項晨起keep運動。
3月4開始,每日的代辦事項,添加一項簡書日更文。
形成現在得每日必做:
早起,晨冥想,晨瑜伽,讀書,打卡,點評,參與社群學習。
這都是早起帶過來的習慣,做著重要不緊急的事,終身成長。
三、鏈接者
這社群里有很多好學者,以及極致踐行者,他們的優秀總是刺激著我,我想進步,我漸漸的受很多人的影響,開始有自己的愛好,讀書、寫字,聽課,分享,身心靈的冥想。這里的人都很親和,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很優秀的書友,只要你愿意接近,他們便用自己的光照亮你,溫暖你。
在這里,表白下:桃大大,沫玲玲,莫小可,謝謝你們的親和力,讓我感受到溫暖。
孫老師,羊老師,十三夜,謝謝你們,熏陶了我開始輸出文字。阿磕,恍然兄,瘋丫頭,camel,小饅頭,天雨流方,鄭舒婷,婷婷,當然還有我的超級同桌輝輝,謝謝你們,互相交流讓我感受到同頻學習的快樂。
還有一名超級者,2月15號晚上的23點多,何其有幸能通過我的微信請求,我不敢輕易發微信或者點贊朋友圈,能把我留在微信里,我多么的知足。然后我做了一個幕后的仰望者,默默地吸收她朋友圈的能量,渴望有一天能有所成就的跟她互動。四、第一次
在這里,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主動報名做輔導員的助手,我以前是被動的,踏實做分內事。這個第一次,把我推出去了好多個第一次,第一次爭取做班級的設計組(被篩選掉了),點評組以及點評組的組長,第一次報名參加講書人比賽(進了前12名),第一次主動鏈接最強書友以及老師,我以前不敢,別人太優秀,實力不當,遲早萍水相逢。沒想到的是,這個第一次,讓我見證了原來多么優秀的人還這么努力,這么的自律地極致踐行,深深的刺激我,影響我,塑造不一樣的我。
講書并沒有進前8名,這是預料到的,我的池子太小,沒東西可輸出。打卡沒得最佳,有一部分沒做好,我沒做到每次都認真的構思,打磨,因為實在挑戰我的舒適區,我力求的是,每次嘗試不一樣的寫法,有時候的題材,自己的思想和文筆確實跟不上。
這次刺激,我不再滿足偶爾聽樊登老師的講書,我要把訓練營的這10本書吃透,不求快,求質量的吸收,另外挑戰自己的舒適區,讀書涉及邏輯學,哲學,思維學,(這方面的學習,是0狀態)以及善用思維導圖,做好一定的讀書筆記,與書友分享交流,嘗試講書的形式,把吸收到觀點分享給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