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首富以及一個相當熱愛閱讀的人,比爾?蓋茨每年列出的書單都備受關注。這是他今年的選書,有兩本是關于窮人的生活的,看來作為慈善家的蓋茨真的是很關心貧困人群呢。
1. 《生而有罪:一個南非兒童的故事》(Born a Crime: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
作者:特雷弗·諾亞 (Trevor Noah)
特雷弗·諾亞是《每日秀》(The Daily Show)的一名主持人,他在2016年推出了自己的回憶錄《生而有罪:一個南非兒童的故事》。諾亞在南非度過了童年,當時的南非還處于后種族隔離時代。作為一名南非黑人女性和一名德國-瑞士混血男性的后代,諾亞的童年大部分在室內度過。他的膚色比白人小孩深,又比黑人小孩淺,所以既不能跟父親也不能跟母親一同出門。
不過這本書并不僅僅只是講述一個混血小孩在南非種族隔離背景下長大的故事,它也是作者寫給母親的贊歌。這位剛毅的女性,周日在街頭發生暴動的情況下依然會帶著諾亞前往三個教堂做禮拜,并堅信兒子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2. 《鄉下人挽歌:回憶處于危機中的一個家庭及文化》(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作者:J·D·萬斯(J.D.?Vance)
“I grow up poor, in the Rust Belt, in an Ohio steel town that has been hemorrhaging jobs and hope for as long as I can long remember.”
萬斯在書的一開頭這么寫道。
他生于肯塔基州,長于俄亥俄州的米德爾敦——一個以阿姆科鋼鐵聞名的小鎮。他由祖父母帶大,從小面臨貧困和暴力的問題。鄰居很多都沒有工作,靠領福利生活,萬斯通過參軍逃脫了這種命運。在伊拉克服完兵役后,萬斯去了俄亥俄州立大學以及耶魯法學院,目前在一家投資公司工作。
這本書在去年出版,它描述了很多美國底層白人的掙扎,因此也打動了不少人。
3. 《那顆心》(The Heart)
作者:邁利斯·德·克朗加爾(Maylis?de?Kerangal)
這是一本虛構的小說,是蓋茨的妻子梅琳達(Melinda Gates)推薦的。這本書的故事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19歲的少年在出車禍后,父母決定將他的心臟捐贈給他人的故事。這是一本暖心的小說,作者克朗加爾是一個杰出的寫作者,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非常動人,在故事結束的時候,讀者依然覺得若有所失。
4. 《我這一生:九十歲回憶錄》(A Full Life: Reflections at Ninety)
作者:吉米·卡特(Jimmy?Cater)
這是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新書。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擔任美國第39屆總統,于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本書回憶了卡特作為商人、政客、布道師以及人道主義者的經歷,透露了卡特很多的私人想法。
蓋茨稱卡特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深度的人(a very thoughtful person),他參政并非只是為了贏得競選,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一些觀點。
5. 《未來簡史》(Homo Deus)
作者:尤瓦爾·諾亞·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邏輯思維》的主講人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也大力推薦過這本書,作者赫拉利的上一本書是鼎鼎有名的《人類簡史》。
《未來簡史》這本書描述了客服瘟疫、饑荒和戰爭后,智人面臨的新問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具有“神性”的人類。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從智人升級到神人,然而,只有那些最有錢的富人和頂級專家才能升級到神人,大部分人只能被機器所“奴役”著。
(我是不是應該慶幸還生活在智人時代……)
以上五本書,有沒有哪一本是你想看的呢?
我覺得我更想看羅斯巴德在很多前寫的《人、經濟與國家》呢。
歡迎關注英語長跑,一起學好英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