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萬圣節。不聊點鬼神之事也不算與時俱進!好吧!
? ? ? ?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詩詞要有詩詞的境界;曲要有曲的腔調;小說尼?那得一邊讀,一邊“頭上安頭”更“長出一只眼睛”。
? ? ? ? 明清小說嘛,那可海了去了!此文就不說大名鼎鼎的《金瓶梅》與《紅樓夢》了,以神鬼“三部曲”《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為主線吧。
? ? ?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是“三部曲”老大哥,出生的最早。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文昌塔擺放位置不對,一生沒有考運。不過此事不打緊,正好寫故事嘛!
? ? ? ? 蒲松齡先生筆下寫的雖是神鬼,心中可沒那么波瀾不驚。試看《聊齋志異》第一篇,便是——《考城隍》。為什么說第一篇尼?古人寫文章,可不像我這么鬼扯,拉個萬圣節就來作開頭。萬事開頭難!頭要是開不好,一切都要拉倒啊!
? ? ? 《考城隍》說的什么尼?傳統說法以故事中的“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有惡不罰”為主調。古代土豪,稍知詩書禮儀的,都行善。不過那善行的,“鬼鬼祟祟”。比如說快過年了,看看哪家沒有“總把新桃換舊符”,便知道這家窮苦,年關不好過。偷偷吩咐下人,半夜三更,偷偷往這家送錢。至于原因嘛,高大上的陰德、陽德和這個接地氣的《考城隍》異曲同工。
? ? ? ? 我怎么看這篇《考城隍》尼?蒲松齡先生,心思有二。其一,明志!我就是死了,去了陰間,也得考個功名!哈哈!這個志氣,必須點個贊!其二,皇帝啊!我懂“曲子”(我在說孝,不是說笑哦!哈哈),我知道您老人家想怎么治理國家,要是有幸您能看到我這《聊齋志異》,給我個官當當吧!
? ? ? ? 神馬是“懂曲子”尼?那就得說到清朝以神馬治理天下了。
? ? ? ? 清人入關,那是大量歷史巧合再加上清朝開國帝王與大臣,都確確實實對密宗有所心得。真的認為清人是靠一本《三國演義》打下的江山,那就真的可笑了。
? ? ? ? 有人要說了,那《三國演義》打下江山的說法哪兒來的?漢人杜撰來的。那漢人又為什么要杜撰?反清復明嘛!把滿清的“狗皇帝”以及所有“清狗”都寫的笨笨的,萌萌噠,這樣大家對反清復明事業,才能易如反掌嘛!結果就不用多說了吧,皇帝是否昏庸?反清復明大業是否功成?歷史早有交代。
? ? ? ? 清人與漢人數量相差那么多!民間又那么高的反清熱情,清人靠神馬統治天下?
? ? ? ? 其手段有二。其一,永不加賦。這個問題金庸先生看的很清晰!金先生《鹿鼎記》中,就描寫過那老皇帝出家五臺山,給了韋小寶一本《四十二章經》,經書上老皇帝寫了四個字——永不加賦。“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這是宋代范成大先生的詩句,說的是賦稅太重了!老百姓沒法活啊!怎么辦尼?田地那是要交租繳稅的,那咱們去水里找找生活吧,抓抓魚、摸摸蝦、掏掏螃蟹什么的,給自己找口飯吃啊!不過近來水產品,也是要收稅了!整個就是不給老百姓活路嘛!這么搞,任你皇帝老兒如何維穩,都是穩定不住的。
? ? ? ? 其二,清朝以孝治天下。年羹堯年大將軍自幼頑劣,基本上屬于插個尾巴就是猴兒,沒誰管的了他。后來年大將軍被一位大老師給降伏了,這位大老師就是顧炎武。這位顧炎武先生是位反清義士,真的很了不得,頗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為反清復明,他游歷了全國,作書《天下郡國利病書》,全面收集了當時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為反清復明的武裝運動做了全面細致的調研工作。每當中國與日本“擦槍走火”,看著網上大批憤青揚言要打到東京,把日本姑娘都給啪啪啪的時候,不免失笑!您知道出門往哪個方向走,能到日本嘛?造反那是要株連九族的!所以顧先生去一個地方,就找一個老婆,生生孩子什么的。不懂的人嘛,認為他就是游山玩水搞搞女人,呵呵!
? ? ? ? 一個賦稅問題,一個孝道問題,清人的江山坐穩了。賦稅不加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安居樂業再揭竿而起,干株連九族的事,把父母妻兒的命也都搭進去?沈金餅啊!
? ? ? 可憐蒲松齡先生嘔心所作的《考城隍》也沒給自己仕途加分,不過寫出了《聊齋志異》,對國人來說,也是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