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遲疑,跟著大牛走
相信每一個人都記得,當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父母會要求或者安排很多事情,我們本能就會問為什么,很多時候父母的回答是:寶貝兒,乖,聽話,別問那么多為什么,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我為什么要開始寫作,因為大牛都說寫作很重要,苦口婆心鼓勵大家寫作。像脫不花妹妹的《傳燈記》,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大牛都自稱是通過寫作才變得這么牛的,我相信他們沒興趣坑害小老百姓,那我也試試唄。聽大牛的話,應該不會錯。
有時候我會想自己手里有什么,沒有北京戶口,沒有德國永居,沒房沒車,也沒有牛逼的老爹或者傳說中的干爹,沒有nature也沒有science,只有大把大把的鈔票(不好意思寫錯了,是時間)。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反正沒有什么正事要干,那就寫寫東西唄,有沒有用一年之后或者兩年之后就知道了。
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不缺答案,也不缺問題,缺的是實際行動。
發(fā)泄難以抑制的表達欲
我是一個很能侃大山的人,很能很能砍的那種,也是一個很能扯淡的人,很能很能扯的那種。在國內的時候還沒什么問題,一群狐朋狗友經(jīng)常聚餐,KTV,燈紅酒綠中我有很多表達的出口。可是到了德國,情況就完全變了。我的老板Prof.W跟我講過她第一次去中國的情況,她特別驚訝于遇到的所有中國人都朝她吼,很大聲的吼,后來她才明白,中國人正常說話就是那么大聲。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來到德國的前兩個月都會有一種要瘋掉的感覺:德國太TM安靜了,德國太TM無聊了。你是不是覺得留學生應該經(jīng)常開party,跟白人妹子high到半夜。哥們,你是好萊塢電影看多了,宿舍都是單人間,舍友基本不是三哥就是穆斯林;開個party,一人一杯啤酒,站著聊三個小時,沒有任何吃的,中間還要來三次智力問答,“歐亞大陸的起點是什么”,我時常想,德國汪們能再無聊一點么?
那我怎么辦呢?那就寫吧,拼命在網(wǎng)上表達自己在德村的各種空虛寂寞冷,看看哪位網(wǎng)絡女主播可以“臨幸”一下我。
回答“我是誰?”
哲學最沉重的三個問題: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在我看來,我是誰是最可能找到答案的一個問題。
我是誰呢?看看通常的自我介紹:我叫鄒天華,來自山東威海,現(xiàn)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我知道你沒有聽說過這個學校,但真的不是西太平洋大學那樣的野雞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博士學位,業(yè)余時間喜歡研究心理學,哲學和宗教。
這些都不是我。我們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些表面的光鮮亮麗,不是你的工資學歷,不是你的職位權力,不是你的身高長相,不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而是你內心深處那坨濕乎乎粘唧唧的,你一直竭盡全力試圖掩藏,最害怕被人知道的部分,它深藏在每個人的潛意識的最深處。
怎么才能認清自己呢?我們不應該將它藏在陰暗的角落里,恰恰相反,我們應該讓它慢慢浮上來,透透氣,曬曬陽光,和它說說話聊聊天。
有沒有什么可以具體操作的方案呢?寫,不停地寫!心理學大師榮格就建議每天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下自己所做的夢,通過慢慢整理自己長時間的記錄,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的一些痕跡。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全部思緒,重構邏輯連接,你會看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你會看到自己的懦弱和恐懼,有時你感覺自己與上帝并肩,有時你似乎又同撒旦共眠。你會重現(xiàn)發(fā)現(xiàn)一個你過去所不熟悉的自己。
還等啥?寫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