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輕,趁著一腔熱血,放手去追尋心中所往,定將不虛此行。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月黑風高
? ? ? ? 距離支教早已過去了1個多禮拜,但那些點點滴滴還時不時回蕩在腦海中。可能深夜就是容易思維發散吧,突然就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想要去支教?
? ? ? 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幾乎也是面試時的必考題,但其實對我自己而言,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 ? 可能是因為受初中地理老師的影響;可能是因為自己本身很喜歡小孩;可能是因為喜歡一群人一起奮斗的樣子;可能是因為寒假的湖南關田山之行給我帶來的感觸;可能只是單純想去……不管到底是什么,初中地理老師帶給我的影響是無可厚非的。
? ? ?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支教”這個詞,大概是在七年級的一位地理老師身上知道的。這位地理老師使我印象十分深刻,深深地記得第一堂地理課,他問,“在世界地圖上,中國像什么圖形?”
? ? ?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公雞”、“雞”……諸如此類的答案蜂涌而出,突然,他嚴肅了一下,從微張的嘴角蹦出兩個字:“雄雞”。
? ? “要說雄雞。”他又補充到……
? ? ? 就在那一刻,他的那種對國家的敬畏之情令我心生敬畏,自此,“雄雞”二字,便深深的印刻在腦海中。
? ? ? 接下來,并沒有小說的套路,認真學習地理課,成為地理學霸的勵志故事。
? ? ? 因為,老師去支教了,去云南。
? ? ? 這應該就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支教”二字吧,因為不了解,并沒有什么過多的想法,只是覺得老師心真大,舍得離開剛出生沒多久的可愛的兒子……
? ? ? 時間在我們的慢慢長大中悄然逝去,就像電視劇情發展那樣,地理老師回來了,還有另一個新的身份——我們班的物理老師(7年級的時候并不知道這位老師還教物理)。這就意味著,我對“支教”會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
? ? ? 聽的最認真的不是他的物理課,而是他所描繪的支教生活。
? ? ? 在他平靜的描述中,我對山區孩子的生活條件感到震驚,不愁吃穿的我們根本無法體會沒有自來水的日子,下雨天上廁所都是蛆的絕望,以及與隨時可能喪命在毒蟲的魔爪下的恐懼……但這遠遠比不上老師給孩子們帶去的知識、帶去的溫暖、帶去的歡樂。
? ? ? 老師給我們欣賞了他們自制的一本“雜志”,小朋友們投稿,匯總,再用線串起來,造價極其低廉,卻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讀物。
? ? ? ? ……
? ? ? 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我的內心就種下了“支教”的種子,或者更貼切的說是“公益”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