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人山人海,離婚的人排到門外。網友:受苦的其實是孩子!
過年這段時間,結婚的寶寶們是不是很多呢,你隨意走在街上,就會有婚車過去。
昨天我陪一朋友去民政局領結婚證,因為要拍照么,她讓我到時好好化妝一下。
我們來到民政局,大吃一驚,什么情況?民政局里里外外都是人,仔細一看,都在離婚窗口排隊呢!
我們來到領結婚證的窗口,還好,這里就是幾對人,稍微等會就可以了。
我就好奇了,今天是不是離婚日,大家都選擇今天來離婚?
其實不然,我問了工作人員,他說基本每天都有這種情況。
過后我上網查了下,的確,各地都有這樣的情況。
正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離婚,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恐懼結婚,甚至不再相信愛情。
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考,為什么近年來離婚的人越來越多,到底是因為愛情的流逝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從現實生活來講,現在社會思想都開放了,離婚也不再是那么難以啟齒的事情了,所以過不下去就離唄,好聚好散!
從理論上來講,有以下幾個原因:
1.雙方結婚前沒有深入了解彼此。
很多夫妻在結婚之前沒有做到相互了解,就憑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步入婚姻殿堂,隨著而來的則是因思想觀念的不同而產生婚后的各種家庭矛盾。
這里有一個婚姻冷淡期,有多少人在結婚沒多久就發現對方對自己的態度變得冷淡起來,雙方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最后也只能草草結束這段婚姻的?
婚姻生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戀愛時不同的是,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會暴露出真實的自己,而真實的一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
比如在婚前男人很關心你,那是因為他想要你,一旦結婚了,目的達到,就不必偽裝了。
比如談戀愛的時候自己會非常愛干凈,那是想要在對方心里留下好印象,并非天生愛干凈,婚后卻絲毫不顧家里衛生,也不是很勤快等等,這會讓人接受不了。
又比如在談戀愛的時候,兩個人整天如膠似漆,但是婚后卻連一起吃飯都難,經常借口工作忙,或者一起吃飯時心思都在手機上,在家基本就是捧著手機,少了交流溝通。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又沒有應對方式的話,就會陷入婚姻焦慮中,當解決不了這個矛盾的時候,夫妻雙方面臨的就是離婚。
這時一方就會說,你已經不愛我了??墒悄阒绬?,愛并不是永恒的。如果愛能夠一生一世,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分手。如果愛真的是歡樂,就不會有那么多悲傷。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而人世間最難的也是修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夫妻之間的相處,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呢?
2.結婚后可能負債,家庭經濟困難導致夫妻矛盾沖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很多小夫妻們因為愛情一股腦兒地奔向婚姻生活,但是很快便被現實的殘酷所打敗。雖然他們口口聲聲地說,只要有愛情,其他都不重要。
對于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但是不重要不代表沒有,如果居無定所,即使自己能夠說服自己,過一段時間看著朋友們都有房有車,心里就會產生不平衡,當不平衡到達了極致便會直接激發雙方的矛盾,這也會影響雙方的感情,從而導致離婚。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裸婚”,因為過來人的他們深知“裸婚”的潛在危害。
兩個那么相愛的人,最終也無法逃離現實物質的魔爪。所以父母們寧愿棒打鴛鴦,也不想兒女們承受離婚之苦。
3.婚姻其實還是需要門當戶對的。
情感老師涂磊說過:愛情沒有貧富貴賤,但婚姻是一定要看家境的。
大家都是社會人,結婚以后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婚姻關系往往是所有社會關系的映射。
三觀相似的靈魂,才有話可聊;實力對等的關系,才能彼此平等。
我一個好姐妹,談了一個男朋友,人長得斯文秀氣,她很喜歡。
談婚論嫁的時候,她父母不同意,理由是男孩家里沒錢。
女方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寬裕,她從小也沒吃過苦,沒有受過累。
但是她死活要嫁給他,所以最后她父母也沒有拗過女兒。
為了讓女兒少受點苦,她父母給她買了一套房子,還給女婿介紹了工作。
兩人婚后也非常恩愛。
兩年以后,她懷孕,而她老公升職了。這應該是雙喜臨門的事。
但她老公開始經常出外應酬很晚回家。
開始她沒怎么在意,后來她老公竟然經常夜不歸宿。
有一次,竟然被她看到她老公挽著別的女人走進酒店。
她氣極了,當場追去抓奸,場面鬧得很難看。她因為情緒波動太大導致流產。
她老公竟然反過來怪她道:“男人不都在外逢場作戲嗎,你不要太過分?!?/p>
還說:“要是你家沒有錢,我會娶你?這幾年我受夠了你們家人的臉色?!薄?/p>
她后悔不已,毅然離了婚。
現實中有太多相差懸殊的婚姻,最后都難堪收場;而那些門當戶對的婚姻,反而細水流長。
婚姻幸福的公式,是兩個人的勢均力敵。
如果兩個人實力相差懸殊,強勢一方能維護對方的面子,或者弱勢一方能不懼外部流言,那么這段婚姻才能維持下去。
就像作家蘇岑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誰都不想再取悅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和感覺舒服的人在一起,相處才會自在愜意,生活才能幸福融洽
4、外面世界誘惑太多,難以抵抗。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社交范圍越來越廣泛,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越來越多,就算是意志力再堅強的人難免也會被誘惑,婚外情的狀況也越來越多。
有人說:從世間的誘惑當中,我們要有力量約束自己,克制自己。
一個人偉大與否,倒不是看他的錢財多少和地位高下,而是看他有沒有自制的力量。
能夠自制的人,才是修行可能成功的人,為什么修行者講持戒?這是要我們在生活中有自制的力量。
5.自古以來最難相處的婆媳姑嫂關系導致婚姻破裂。
在婚姻面前女人最怕的就是男人是“媽寶男”,“媽寶男”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總是兒子大于丈夫。
還有不少女孩選擇獨生子,最不喜歡有大姑子小姑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發展變化。誰都是自己父母心中的小棉襖,結婚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在家里可以當小公主,又何必要嫁到別人家受罪呢?
而“媽寶男”的無作為會讓妻子失望,當婆婆與媳婦產生歧義時,“媽寶男”會通過“和稀泥”的方式來逃避問題,時間久了會讓妻子感到很累。
而大姑子小姑子的存在有時也會起到導火索作用。
所以,婚后與婆婆姑子相處不好的時候,就會想要通過離婚來處理內心的焦慮。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現今離婚的人越來越多,產生離婚心理的因素也越來越多。
所以還沒有步入婚姻殿堂或正處于婚姻生活中的人要注意了。提前做好防御準備,有利于婚后幸福生活。
婚姻不是一種形式,不是一種表演,而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愿大家的婚姻生活都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