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總有朋友問,“大頭最近怎么沒寫東西?”
恩,怎么沒寫東西呢,原因很簡單:寫不出來。
不是沒有可寫的內容,只是每每打開文檔,腦子便像堵塞的“下水道”一般,不經一番“疏通”是沒辦法“準確表達”的。
當然,現在寫東西壓力挺大的。一是因為粉絲中多了些生活中未曾謀面的朋友,作為主人,我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支持與信任;二來工作身份特殊,在沒辦法傳遞正能量的時候盡量閉嘴,況且著實忙碌、分身乏術。當然,也有可能,我和你一樣,越長大、越不愛傾訴了吧。
本以為捱過了有些憂郁的本命年,心境可以開闊些,但鬧心事依然不時探出頭來,非得在身體里攪和一陣兒才肯善罷甘休。自個兒偏偏又是“一根筋”,即便想破腦袋也要把心結打開。
如今工作到了瓶頸期,人生陷入死胡同,迷茫無措,如臨深淵。
此刻立于懸崖之側,腳下是千尺幽潭,對岸是錦繡河山。要么跌倒,要么跨越,無路可退、惴惴不安。
華燈初上,驀然記起遙遠的蒼南小鎮朦朧的夜色、靈溪街頭溫暖的燈光,以及辣哥手中的美味、孩子心里的樂園。你看,過去的歸于美好,當下的總是不堪。然而,時過境遷,欲壑難填。
心無所依,猶如斷線的風箏,迷失方向;恰似溺水的蝴蝶,垂死掙扎。也許,一切的一切,只差一個恰當的時機和一份改變的勇氣。
瞧,寫著寫著,又變得文縐縐的,果然獨處久了慢慢變得不擅聊天。客居他鄉,一直勉勵自己要心態平和、與人為善,豈知行走至今,依然有恨不得“掄起板磚砸人”的沖動。
年齡在增長,心智在成熟,可兜兜轉轉還是更喜歡那個大大咧咧、無所顧忌、能夠暢所欲言的自己,不阿諛、不奉承,自由且隨性。
可,大多成年人啊,都變得有點可悲呢。你看,原來你只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現在呢?畏畏縮縮,安于現狀,害怕改變。生存的壓力偷偷磨滅了你的夢想,社會的規則悄悄磨平了你的棱角,職場的壓榨漸漸磨蝕了你的笑容,可你卻安在其中、渾然不覺。豈不悲哉?
可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擰巴、任性,甚至有點狂妄的自己不也正日復一日地消耗著體內僅存的那點朝氣與活力嗎?
背井離鄉,只身面對都市的車水馬龍;驀然回首,棲身于此幾近三年。且看霓虹閃爍夜空,但聽雨點滴落窗臺,一切便又恍若隔世了。
當初懷揣一腔熱血,而今可能灰心喪氣,來日也許打道回府。但不管怎樣,至少每一種生活,都曾真切地存在過、體悟過,總歸是不虛此行的。
喏,眼皮又在打架了。
斷斷續續地碼了一堆字,迷迷糊糊地抒了一次懷,不生動、不具體,甚至不恰當。但,就這么寫著寫著、想著想著,內心的煩亂倏地沒了。
你不知道,我多么感謝這個平臺,多么感謝正在讀著這段文字的你。慌里慌張、不知所措、幾度撐不下去的時候,總有你的鼓勵。
高曉松說,“年輕時的慌張就是青春,你不慌張了,青春就沒了。”
興許你我正青春。那么,如大冰所說,“愿我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