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演講也好,還是寫作也罷,我都是為自己的心靈。它們僅僅是我靈魂流淌的不同形式而已。
我眼中,世間萬物都是滋養我心靈的營養。整個世界都是我用以調心的道具。
? ? ? ? ? ? ? ? ? ? ? ? ? ? ——雪漠
即使全世界都贊美我,我也不會忘乎所以,或倍加努力;即使全世界都在罵我,我也不會感到沮喪。因為,我的心屬于自己,跟世界沒關系。這就是超越。真正實現超越之后,你就不會被世界的變化所影響,永遠都知道自己該相信什么、堅守什么,該拒絕什么、舍棄什么。這樣的人是不會感到壓抑的。
所有的反思和評判,都是為了讓你學會如何取舍,如何拒絕一些污染自己、干擾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為了讓你譴責這個世界,或者規范這個世界。你不要在思考中迷失自己,要在思考中學會建立,學會拒絕,知道自己應該取什么,應該舍什么,進而擁有一種定力和專注力,只有這樣,你的思考才會成為心靈覺醒的契機。你要在客觀與寧靜中,真正地喚醒沉睡的心靈。
未知是什么?是無常。無常是一個無論你多么恐懼,它都依然存在的東西,也是一種永恒的真理。大至整個世界,小至一滴露珠,都揭示了這個道理,但沉迷于表象的人們,卻始終覺察不到它,或者說,不愿意接受它。所以,人們才會因為追求短暫的快感,限于長久的痛苦之中。
我們每個人不但要了知無常,還要扣問自己:這輩子我是來做什么的?什么才能成為我活過的證據?什么才能留下我的快樂與哀愁、我的付出與榮耀、我的堅強與承擔?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還能擁有什么?鄭智化在一首歌中唱到:“尋尋覓覓尋不到活著的證據,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他唱的,就是這樣一種心情。
一定要明白,人最重要的不是滿足欲望,不是比別人強,而是善待生命。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也不是稱王稱霸,而是無私地愛人。只有我們的文化明白了這個道理,人類才會擁有美好、和平的未來。
一定要明白,好書承載了圣人或偉人們的智慧和感悟,我們通過讀書,就能擁有一些非常偉大的朋友和老師,也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文化氛圍。這種氛圍能幫助我們遠離環境的控制,擁有一種自主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否則,我們就會像風中的落葉那樣,在流行文化的干擾下迷失自己。
選自《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