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在別人生活中顯得真實,我想成為幽靈,現身,然后消失。我也不想面對任何人的真實,因為我不想面對真實的自己。對我這種人,孤獨是一種偉大的勝利,因為我需要獨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贊成每個人都要獨立有自己的空間。
|關于攝影
我做這一行已經19年了,從1981年一月開始的,當初做攝影師為了新聞資料用,專業攝影師不愿意做,這是老古板或菜鳥的工作。
當時,新品完成前得先做新聞數據,而訂制服的資料,竟弄錯了三次,香奈兒藝術總監艾瑞克馮德說“再這么難搞,你自己去做”。所以我請住手,租相機,自己搞定。半年后,再完成刊物,目錄與廣告。我愛攝影藝術,但沒想到我辦得到。結果出來后,發現….其實還不賴。
我喜歡攝影的原因是照片所捕捉的瞬間已一去不復返,再也無法重現。攝影有種近乎憂郁、短暫、卻也永恒的特質,所以攝影才會如此迷人。
但是對特定照片而言的,否則那不過是商業影像。我喜歡廣告,我是廣告攝影師,我樂在其中,廣告是我不變的愛好。如果我不從事時尚,就會做廣告。
|關于時尚行業
這工作不適用于社會公平準則,就像電影圈一樣,太多男孩女孩懷抱明星夢進來,但是只有少數人能成功,誰叫妮可基德曼天生就窈窕。
要做這份工作么,就得接受不公平,時尚就是如此。另外還有其他職業,你可以為了社會福利而工作,爭取升職、從柜臺做起,那都是很保險的做法。你想追求社會公平,就當公務員。時尚是短暫、冒險,不公平的。
人們總認為時尚,就像是要成為一位巨星,其實并非如此,這工作并非是上流生活,我不是為了度假或滑雪而工作,對我而言,這反而是次要的。
|關于童年
A:你的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個性急躁?善變?
KARL:非常任性,幸好我媽會給我幾個巴掌,我總認為世界因我而轉。我住在德國與丹麥交接的郊區,那里在戰后一切平靜,從小就認識我的人說我像男版秀蘭鄧波,難搞又驕縱,總覺得別人對我不公平,從不覺得滿足。
A:你是個夢想家嗎?
KARL:夢想家?不,用這個詞不正確,我清楚我想做什么,想怎么做。只要有點子,有夢想,我隨時準備做任何犧牲,但絕不妥協,我天生充滿決心。
|關于友情
友情,常是在最不被在意,但是你也不能等閑視之。如果你真的關心某人,在互動中得存在某種緊繃感,否則感情會變得平庸,我不想如此。
|關于同性戀
我11歲時聽別人提到同性戀,當你追問,大家總是顯得遲疑,還會漏出奇怪的表情,我媽媽說那不成問題,就如同發色,所以,哪有什么問題?我沒有因為這樣而活在痛苦中。我年輕時很活躍,但那是私事。我13歲的時候就開始嘗試了,我更早前就知道了,但那不重要,我不覺得這是問題,我周圍的人都能接受。
|關于工作
如果真有人走運,那就是我,我從來沒苦讀或取得任何證書,我完全即興創作,我甚至不夠可靠,但我努力工作。但我恨工作狂,工作態度要輕松。你的認真看待,而不是夸耀,要識時務,去做而不是光說。
|關于香奈兒
我1982年進入香奈兒,首次推出高級時裝實在1983年一月, 好久之前的事,我都快記不得了,我接手香奈兒時,她是個睡美人,甚至稱不上美人,她睡到打鼾了,老板心理有數,才電話給我,他們清楚受人尊敬崇拜并不代表賺錢,因此我得負責喚醒一位死去的女人,至少大多人是這么認為的。
有人對我說,別答應,她沒救了,因為品牌復蘇的概念,在1983年還不存在。我不是耍傲慢,當時的情況的確是如此。香奈兒的光輝已經不存在了。
另外80年代時,大家說,香奈兒會氣到從墳墓爬出來,這也挺好的,證明了她還沒死。有激烈反應總比什么都沒有好。
|關于婚姻
千萬別住在同一屋檐下,我討厭布爾喬亞婚姻的概念,他們追求與眾不同,卻效法其他中產階級。我反對!現代人需要新的生活方式,婚姻是基督教為繁衍后代所創的,要有新意,別學可笑的中產階級,你也可以試著對他們嗤之以鼻,強迫他們接受無法接受的事情,無論是以何種形式。
|關于性
肉體關系是美好的,但當它一開始,就等于宣告結束,只成為短暫的關系。熱情會逐日消減,理想還是比較好,我對人的真實面沒有興趣,我無法向人結實我看待此事的角度,不更進一步,這是為他們好。
最好一開始,便有良心的略過。總比涉入無關緊要的事好。
|關于性工作者
曾有人要我為一本妓院攝影寫序,很好玩,我贊成性工作,它能杜絕沮喪,我敬佩性工作者,沒有什么比那更有趣的,真是謝謝老天爺,情婦或昂貴的朋友,不是人人都養得起。
就像是我們談到黃色電影,大家總是大驚小怪,要演出情感還算簡單,某些時候情感可以偽裝,要演吹喇叭比較難。它在社會還是占有一席之地,否則不會成為最古老的職業。
這就是他
Karl Lagerfeld
兩個朋友的blog的專欄窈窕至尚
#我們的一種 所知與所求#
「每天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更多內容在微信公眾號:窈窕至尚
* 特別聲明:本文由窈窕至尚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