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表姑父離婚了。”
我聽到這個電話的時候,整個人是崩潰的:“怎么可能!他倆相敬如賓,過年我還看見表姑父和表姑在廚房里忙里忙外的樣子,怎么會離婚呢?”
掛了電話,我多么希望自己剛剛聽到的是個“假消息”。為了求證真相,我又給我媽打電話,聊了將近40分鐘,我終于明白我心目中的模范夫妻為什么會離婚了。
表姑父算是事業有成,在私企里面做事情,表姑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雖然沒有上班,但是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好。她不僅把家里的瑣事料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把兒子培養得非常優秀,2015年以學校狀元的身份考進了北京交通大學。
可事實上,問題就出在兒子上大學之后。兒子去了北京之后,一向心系兒子的表姑像是突然間失去了重心。她原來所有的安排都是和兒子聯系在一起,一下子主心骨走了,她也沒有了動力。表姑父人到中年,在企業里面壓力也很大,陪她的時間也很少。表姑整個人的精神都變了,整個人蔫蔫的。后來姑父鼓勵她出去走走,認識一些新朋友,或許心情會好一些。
就這樣,表姑逐漸加入了小區的樂隊。她每天早晨跟著她們一起訓練,周末也會去參加演出。表姑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但是表姑父的生活卻一團糟。每天清晨,他還沒睡醒的時候,表姑就開始在客廳里收拾她的腰鼓了。晚上他好不容易早點回來,想在家吃一頓舒適的晚飯,卻發現表姑正在廣場上熱火朝天地排練。周末,他做了好久的項目結束了,想和表姑出去散散心,表姑說周末有演出不能推。
表姑越來越忙,表姑父越來越煩。原來還有孩子在家里作為調節,現在孩子去了北京,他倆竟然能夠在爭吵之后一個月都互不搭理。矛盾越積越深,最后就變成了孩子回來的時候,表姑父抱著客房里的床鋪回主臥演戲,等孩子一走又各奔東西。
拖了一年多,演戲的表姑和表姑父都覺得累了。于是,一紙婚約,重新變成了紙。
“你表姑也不容易,表姑父也辛苦。唉,好好的一家,挺可惜的。”媽媽在那頭說。
現在的離婚越來越多,從年輕的情侶賭氣離婚、到相伴20余年的夫妻負氣分手,周圍到處都是離婚的消息。為什么曾經愛得要死要活的的人現在要決絕地分開呢?
我想起來老友記第二季里面的一個場景,羅斯的前任老婆卡羅,要和她的愛人蘇珊結婚。卡羅在準備婚禮的時候遇到了煩心事,羅斯像個好友一樣去安慰她,甚至還鼓勵她:
“雖然我很不想說這樣的話,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你足夠愛她,就和她結婚。父母的擔心有道理,但結婚的不是父母。就像我,即使我的父母反對我們當初的婚姻,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娶你,因為我足夠愛你。”
說完他還給了前妻一個溫暖的擁抱,祝福她追求新的生活。(本文對離婚和前任保持密切聯系,不加任何感情色彩)
《老友記》本是個情景喜劇,可是這一段卻看得我心里暖暖的。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感情,才會在自己很難受的前提下,依然站到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充分地從她的角度出發,然后幫助她。
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就像沈從文說的那樣,相愛的兩個人總覺得窮盡一生的陪伴還是不夠。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流傳千古、天地可鑒的愛情誓言:“枕前發棄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可經歷了柴米油鹽的一番摔打之后,再情投意合的兩個人也會有爭執的時候。就像表姑和表姑父那樣,他有他工作的壓力和煩惱,她有她說不出來的孤獨和憂慮。這時,又還有幾人能像羅斯一樣,即使萬箭穿心,還能夠站在她的角度上去為她著想呢?
生活中的我們都是自私的,就像徐靜蕾直言的:“如果可以,我自私地希望他能夠死在我后面。”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在愛情里,我們更是自私的,動輒就是我希望,我希望你對我好,我希望你支持我,我希望你尊重我,我希望你理解我......
我們總對另一半抱有極大的期待,希望Ta 能在我們孤獨的時候給予陪伴,在我們難過的時候送上安慰,在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及時逗笑,在我們遇到苦難的時候毫無保留地相救......可是天秤的一端如果負重,持續負重,結果只有失衡。失去了平衡的婚姻與愛情,還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想起周末去老師家聊天,她說:“要是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就算意見不一致,他也會嘗試從你的角度上去考慮,就沒有遇錯人。”從來沒有工作過的表姑不知道姑父的壓力,一直忙事業的姑父也不知道表姑的痛苦,這大概就是他們曾經那么相愛,也會離婚的緣由吧。
我一天天發現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地愈加愛你。
愛情繼續下去的理由有很多種,《朱生豪情書》里面寫得極其浪漫。褪去了熱戀的新鮮,抹掉了閃閃的光環,我越來越知道你的平凡,我也知道你有小小的不堪,沒關系,我依然愛你,因為我早把心放在了你那里。
說到底,愛的最高級,不是山盟海誓,不是海枯石爛。
愛到極致,只有一句:“沒關系,我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