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顧總結
1、加:增加碎片化時間價值,提前準備一張碎片時間清單,對于等車,等電梯的幾分鐘事情可以做點有用的事。增加碎片化時間的價值。
2、減:減少切換成本,越需要投入時間精力的任務切換成本越高,比如寫程序。最好的方法便是列出場景清單,把同樣場景的碎片化任務放一起處理,減少任務切換需要浪費的時間。
3、乘:多線程疊加效率,當一項工作做累了以后就換一項不同工作性質的任務,大腦休息的同時還可以高效完成任務,形成多線程疊加效應。主要有抽象和形象的分配、研究角度的分配、動靜結合的分配和體力和腦力的分配,將這些很好的組合起來,你的任務管理和時間管理會更加高效。
4、除:主動把任務碎片化,可以把需要花很多時間的任務碎片化,前期分為思考、討論和思路整理三部步,再花一定時間形成初步方案,這就是碎片化思考和大塊時間執行相結合,以更快速完成任務的體現,而不是專門留出大塊時間,但反而無法完成的傳統思維方式。
二、自我思考
加法:每天早上起床用5分鐘時間思考今天要做的事,然后在上廁所時間聽每天的得到文章。去上班的路上想著怎樣完成今天的任務。
減法:畫思維導圖時減少看手機刷淘寶的次數,打電話和回復短信放在一起做,出去買東西和看媽媽放在一起,減少我做整片事情的時間。
乘法:早上起床會聽一篇專欄,完成一天的專欄內容,然后去做早餐,吃完后看半個小時的書,緊接著去跑步,聽著十點讀書邊聽邊跑。
除法:每天的察覺日記我會先用十分鐘思考整個內容,然后就花5分鐘把大概的內容畫在草稿上。最后在把一篇的內容寫下來。主動把任務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