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是圣人的智慧濃縮,是經過幾千年時間長河沖刷而成的金子,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若要問最值得誦讀的書籍是什么,我沒有疑惑,就是國學經典。
我想,每個家長一開始請經典的目的性都很強,沒有那么純粹。或是從圣人的智慧中吸取精華,或是小朋友認識更多的漢字,或是未來的孩子能更好地適應應試教育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讀著讀著,有一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感覺,非常喜歡“無為而為”的狀態。
從2013年10月28日正式請進國學經典的兩年半時間,細細羅列下經典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和孩子一起用137累積法讀過:《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詩詞啟蒙》、《朱子治家格言》、《成語接龍-上》、《周易-上、下經》。目前正在讀《周易-系傳》。其中,《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孩子已經讀滿100遍,目前正沖《朱子治家格言》100遍。媽媽讀《道德經》100余遍,《周易》20余遍,《大學》、《中庸》10余遍。
雖說喜歡“無為而為”的讀經狀態,但是,細細想來,還是收獲滿滿。這兩年多的時間,個人覺得受盡了挫折和苦難,像是要平衡以前三十多年的風調雨順。孩子動手術、父親去世,還有其他無法言說的苦痛,在身體和心靈上遭遇到了嚴重的創傷。我的意識中,多次閃爍過自殺的念頭,嚴重的抑郁癥狀在身上纏繞,可是誰都沒能看出來。我想說:最親的人,總是傷人最深。
很慶幸能身處東林親子正能量滿滿的環境中,很慶幸自己在風霜劍雨的環境中依然堅持孩子一起誦讀經典。我深刻地意識到,是經典救了抑郁中的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讓我明白,要脫離苦難,只能靠自己,自己才是最好的風水師。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讓我明白,這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向內求,才是心態平和的根本。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讓我明白,始終要以謙虛謹慎的心態來處世,人生才能得以順利的發展。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讓我明白,不要只選擇聽信美言,不美的言語才會反省自己,促進成長。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讓我明白,色彩斑斕的物質世界會使人心發狂,得不到寧靜。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讓我明白,行善積德,才能逢兇化吉。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讓我明白,一個完美的家庭中,女人不能太強勢,守住坤道才能和諧。
明白了嗎?我的抑郁癥就是被這些經典救贖的,這就是經典帶來得最大收獲。我的文化積累太少,不知道自己的感悟是否適合于孩子,所以孩子一直都是不加解釋地素讀,也是“無為而為”的狀態。希望,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自己感悟經典得美好,用經典來調整心態,用經典來感悟世界,能積極而平靜得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