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承蒙信任與厚愛,今日受常校長邀請赴太中聽了一節微型課。授課內容為冀教版七下《A Visit to Xi'an》,以下是該教師的教學流程:
Step1.Lead in .1.視頻播放有關西安的名勝。2.Show the teaching objectives(應該是學習目標而不是教學目標)。? ? (2分鐘)
Step2.Show some pictrues of famous places about this passage.出示圖片后緊接著就提問:第一個the Walled City.(城墻)它有多長?它有多久的歷史?接著提問第二張圖片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大雁塔)–它有多久的歷史?依次又出示了第三張the Bell Tower(鐘樓)第四張the Drum Tower(鼓樓)第五張 Terra Cotta Warriors(兵馬俑)
提問的是相同的問題。慶幸的是學生很爭氣,竟然不看書,不閱讀也可以回答上來。(8分鐘)
Step3 Show some food in Xi'an有:涼皮,肉夾饃,羊肉泡饃,biangbiang面,接著教學生讀詞匯并板書這些內容。(3分鐘)
Step4. Listen and fill in blanks.單詞挖空并讓學生聽力完成,學生順利完成(只播放一遍)。? (4分鐘)
Step5.Let? Ss be? guides導游介紹西安的名勝,叫了兩名學生。? ? (練習僅1分鐘,展示2分鐘)
Step6 檢測:出示了4道單選考察詞匯。
Step7 Homework(作業是介紹布達拉宮)。
? ? 以上是整個流程,給我整體感覺是——真像復課,教師嚴肅,內容豐富,容量大,學生達成順暢。但仔細思考,我感覺好像學生收獲不大。
? ? ? ? 第一,從學生視角看:學生參與度低,僅是個別學生的課堂;從頭至尾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以體現;假如我是學生也沒有體驗到絲毫收獲與成功的驚喜。
? ? ? ? 第二,從教師角度看:缺少親和力,教師始終很少走下講臺、走進學生當中,始終有距離感;教師對學生沒有及時的評價與激勵,留給學生思考、訓練的時間太少;板書中food 美食部分絲毫沒有意義,因為關鍵詞是Travel;教師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學情,在拓展中不能為難學生而是要給予一定的示范或提示,為學生搭好支架,學生才會說敢說樂說。
? ? ? ? 第三,從教材角度看,我認為Reading 旨在讀,通過不同形式地讀來學習課文,并無形中要滲透給學生一定的閱讀策略,根據活動的難易程度來選擇學生讀的方式;聽讀是理解能力,說寫是表達能力,只有先聽力感知,學生才會正確地讀說;在拓展提升環節應設置與學生生活實際切合的話題,有意識使學生將當堂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的能力,達到生成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