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工作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父母年邁需要大額金錢看病、還貸、子女就學、職場競爭壓力等多重壓力,于是出現巨大心理壓力、身體亞健康、精神疲倦等負性情緒狀態,自身又無法調整,焦慮、抑郁常常相伴發生。
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也知道需要幫助,卻不知道該怎么發出求助申請,也不知道怎么與心理咨詢機構聯系。真人面前,才有小小的機會,偶爾釋放。
一個朋友喝完酒后,打開了話匣子,訴說中幾次淚流滿面。
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是他最大的牽掛,也是他最深切的痛。
他想給父母富足的晚年生活,他想讓父母住最漂亮的房子,想讓他們得到最好的照顧,想讓母親的疾病得到最好的治療,想讓父母永遠笑容滿面……
于是,他不斷不斷的給父母寄錢,每次工資到賬,他都第一時間轉三分之一到父親賬上。
年前他東挪西借才付了房子的首付款,母親突然需要手術,需要一次性支付8萬,不得不貸款……中午又接到家里的電話,二樓的房子漏雨,需要重新澆頂,他至少要拿出5萬才能搞定……
他突然覺得走不動了,腿有千斤重,心有萬噸石,他覺得扛不住了,想要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過余下人生,他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他木呆呆地望著我,緩緩地說:我心理是不是已經不正常了,我是不是不應該成家,不應該有孩子,也不應該這樣行尸走肉的活著?
頓了頓,他喃喃自語:感覺憋屈死了,好想一個人出去透透氣。可是,想著父母還那么辛苦,又舍不得為自己花錢。
看著他滿眼的痛楚和無助,感受他內心的掙扎和糾結,覺得能夠這樣肆無忌憚的說出來也很難為他自己了。
心理上對自己的壓力來源,對自己壓抑苦悶的狀態,對自己舍不得放不下又太刻苦自己的委屈,他都了然于心,唯一的是:放不下,做不到,舍不得!
心理上有清醒的認知,這很難得,但是只有認知卻無力行動,精神上更多了一層困苦――困住我們手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能夠傾訴一下,于他而言,已經不易,可想而知平日里對自己的壓抑,對自己的刻薄,對自己的殘忍,到了什么程度?!
把所有的一切給了父母、愛人、孩子,給了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留下的只有空落落的自己。
為什么舍不得對自己好一點?為什么不能為自己花錢?為什么做不到滿足取悅自己?
成長中的得到,可以理直氣壯一點兒,力所能及的奉獻可以心安理得一點兒,稍稍愛一下自己可以平淡寧靜一點兒……
當慢慢的學會給自己空間,給自己時間,給自己愛,值得感、價值感會慢慢回來,焦慮壓抑會逐漸減輕,內在的空洞也會一點一滴地填充……
焦慮抑郁的普遍性讓很多人對心理疾病掉以輕心,面子或者社會壓力讓很多人不敢輕易流露真實的情緒情感,至于一個人時的孤獨、抑郁、悲傷和無助也只是默默承受,這種狀態如果持續的太久,對身體和心理健康沒有好處。
大家的不同,只是因為行動的程度……
你對中青年的心理壓力怎么看?一起討論一下吧。
我是小貓喵喵,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更多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