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養生傳遞,注意收藏喲!
? ? ? ? 你知道經絡不通的癥狀嗎?經絡不通竟然這么可怕!
經絡不通的首要感覺:
疼 痛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比如有時候我們會有莫名的疼痛,那說明的是此處經絡不通。
1、疼和痛有區別
疼和痛是兩個概念,雖然兩者都和經絡不通有關,但程度上還是有些差異的。
比如我們被扎了一下,立刻產生的感覺叫做“疼”;
如果接著按壓一下受傷的地方,這時候產生的感覺叫做“痛”。
(1)什么是疼?
疼字是“疒”下面一個“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襲經絡所致的不適,一般是剛發病的時候,經絡受到外邪干擾,身體自動發出“疼”的信號,以便募集更多的氣血救援。
但是“不通暢”、“堵塞”的局面還沒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閃而過的,呈現點狀或散點狀,如果沒有堵塞,疼過以后也可能無跡可尋。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要加強防護,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復發。
(2)什么是痛?
痛字是“疒”下面一個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人體經絡的疾病。實際上,痛就是經絡集結了很多氣血,瘀滯不通而發出的信號。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壓、觸摸才會感到,疼是可以反復發作的,面積比疼要大一些。
2、氣血不通:冷
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它部位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身體部位發冷,可能是經絡不通,氣血難以到達。
此外,體溫、出汗不對稱,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經絡嚴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會出現一側體溫正常一側涼的情況。
經絡不通對皮表的影響,除了冷熱感覺外,還可以表現為皮膚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問題,血氣不至,毛孔內垃圾排不出來,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長不好。
3、熱氣不通:熱
經絡不通引起的熱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地方低熱、干燥,或者局部異常出汗。這是因為體內經絡不通,熱氣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散發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紅、腫、熱、痛與發熱所在的經絡不通有關,一般低熱可能來自相連的經絡。
氣血在體內運行周而復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會從臨近的經絡那里尋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響的就是具有表里關系或者子母關系的經絡,使該經絡發熱。
比如頭部低熱,不一定全是膀胱經的問題,而可能是與它相表里的腎經氣血不足或者不暢造成的。
4、經絡徹底堵塞:麻和木
經絡不通進一步的發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們盤腿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疼痛;接著,經絡被堵死,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麻木,只有改變坐姿,氣血通暢才能恢復知覺。
麻和木的癥狀經常一起出現,但在中醫里,它們的病因不同,“麻為氣虛,木為血虛”,如果麻得重,說明氣不足,木得重則說明血虛。
肢體出現麻木時,需要引起重視,尤其對于高血壓病患者來說,一定要注意及時疏通經絡,這樣能降低中風的發生概率。
5、氣血供應減慢:酸
身體發酸說明的是經絡氣血供應過慢,不能滿足身體需求。
人在劇烈運動以后,比如短跑比賽,事后機體會發酸或者無力,這是因為短跑需要更多的氣血供應,超過了正常機體氣血供應的限度,導致氣血供不上來而發酸。
正常狀態下,消耗和補充是一個平衡,所以養生運動從來不是劇烈運動,而是氣血供求平衡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導引術等,西方醫學也非常推崇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柔韌性運動等。
如果機體某個部位無故發酸,或者輕微運動也發酸,則說明該部位經絡不暢通,氣血供應減慢。這個時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經絡,就可能發現潛在的痛、腫、脹等經絡不通的癥狀。
6、經絡不通的兩種形態:腫和脹
(1)經絡不通可以是有形的,這就是腫,常由血瘀引起。
(2)經絡不通也可以是無形的,這就是脹,由氣滯引起。
所以我們需要先打通經絡,
那如何才能使經絡通暢呢?
1.經常運動
因為“動形以達郁”,“動則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經常運動,氣血才能周流全身,經絡也才能通暢。
2.適當吃行氣活血作用的食物
適當吃蒿子桿、蔥、蒜、海帶、海藻、蘿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活血作用的食物。
3.保持心情愉快
因為人心情不好時氣機就會郁結,氣機郁結就會導致經絡不通。人們常說的“氣死周瑜”就是最典型例子。因此不管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要想得開,這樣才能保持經絡的通暢。
另外,按摩、刮痧、拔罐、拉筋等方法都能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