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父母看重的是家庭的和諧友愛,盡己所能給予最好的,雖然經濟上并不寬裕。對于零花錢和本科碩士期間的生活費從來沒有下過死的規定。相差不多的弟弟早早出來工作,對我也多是疼愛。加之有兼職和獎學金的收入,小日子一直過得不錯。畢業后結婚生孩子,三年多的時間,我的工資和老公的基本工資就在房貸、買買買和娛樂上花的所剩無幾,不多的積蓄也就存了定期,毫無清晰的理財思路。老公希望我開心,從來沒有對我的花錢習慣有過異議。
以前吧,認為提錢特俗特傷感情特銅臭味十足;若是讓我節衣縮食般的省錢來買房子,對不起,作為一個克制力一般的我做不到。現在就沒有這么偏激。有錢的人并不是靠省錢而有錢,也不是依賴不管不顧放任自由而富有。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根據吸引力法則和蘭德老師的建議,你心中一直想要的最后會以某種類似的形式呈現。如果你都不考慮錢這件事,怎么和它相愛相殺呢。在手機在手即可四處游走的時代,若依然沒有考慮如何理財,距離財富自由只會越來越遠了。
鑒于自我的懶散和保守,看到興趣島發布一段時間后,最終決定申請加入理財小組。目的有二,一是客觀記錄和分析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養成理性消費的習慣;二是增加理財常識的學習,了解如何開源節流,優化家庭資產結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理財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頭一次連續記賬12天,希望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