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成功的內在發動機,唯有認識性好奇能夠激勵你不斷走向卓越,通過狐猬策略、同理心詢問和匠人思維這三個訓練方法,可以讓你的好奇心持久滿格,對世界保持永不停息的熱情。
前不久的同學聚會中,有一個被大家公認的好脾氣的人居然在聚會中大發脾氣。有的人就很詫異,所以一個人為什么會轉變得如此之快?其實發脾氣的那個同學生活過得并不順遂,作為一名注冊會計師,工作壓力很大,離異,自己獨自帶著一個剛剛兩歲的小孩。她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考慮自己的肯定會更多,哪里有額外的精力來照顧別人的感受。
本來保持好奇心,我更愿意看作是人類的天性。就像我的那個同學一樣,很多的人的能量耗費在自我掙扎、糾結中。對自己的不認可太多,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費在內心的強烈沖突,他哪里有額外的精力來探索這個世界的可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尤其明顯。很多在學習上遇到困境的孩子,把學習當成一個負擔,沒有探索知識的好奇心,當然成績也不盡如人意。
要改變這樣的狀態,與其就問題解決問題,去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父母引導孩子如何放松,提高孩子的自我的認知度。一個在鼓勵支持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個對自己的事情有一定掌控感的孩子,他的自我認知度相對來說就會高。當他自己肯定自己,不再需要外界的認定的時候。他會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善意,他就愿意去探索這個事情,好奇心自然就來了。
人其實生來是圓滿俱足的。只是看我們如何調動運用自己那些無窮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