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您聊一個我自己今天的一個經歷。
朋友要開車去一個地方,他不熟悉路線,叫我陪他去。電話里沒多想就答應了。然后轉念一想,這么陪著跑一趟,一個來回得花1個多小時,而我只是起了一個帶路的作用,這效率有點低。如果我拿這時間來寫一篇文章,維護一個客戶關系,跑幾公里步抑或只是用來整理房間,那么時間的利用效率都大不一樣啊。當然這是在“小城路線不復雜,只有這么遠,不難找;地圖導航這么方便;總之我相信他能很容易的開到目的地,不會迷路”的條件下,也就是我的帶路可有可無,價值不大的前提下。如果朋友確實需要幫助,那又另當別論。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會礙于情面答應,還是果斷拒絕呢?雖然有電話里草率的答應在先,但我還是選擇了把詳細路線告訴他,然后找了個理由委婉拒絕。不要輕易答應別人的請求,尤其在你無法保證做到的情況下,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然后再看看生活中常有的情況。
朋友聚餐,總會有那么一個勸酒的人,你明明不喝酒,卻在他的一句“不給面子”激將下,委屈自己的身體,還是喝了。結果并沒有因喝酒而加深你和這朋友的感情,喝完后還自己獨自難受。
你本來打算周末去圖書館學習的,可是閨蜜們說,咱們一起逛街去吧,不去的話你擔心她們今后都和自己一起玩了,于是丟下讀書計劃,陪她們壓了一天馬路。結果計劃的書沒讀,玩得也不開心。
在電梯里(公共場合),你看到有人在吸煙,雖然門上貼有醒目的“禁止吸煙”字樣,但那句“請不要吸煙”你還是忍住沒說,心想自認倒霉唄,反正馬上就可以出電梯了。結果那人吸得煙霧繚繞,你身體被迫受二手煙侵害,甚至有些惡心想吐,清早愉快的上班心情也受到影響。
你是不是有過上面或類似的體驗呢?
當我們自認為委屈自己成全別人,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時,實際上就是在扭曲自己。結果也與我們想象的恰恰相反,不但不能加深別人對自己的認可,還會帶給別人你沒有主見,膽小怕事的印象。
如果你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那么勇敢的說“不”就是必經之路。
留言分享一下你曾經做過的那些不懂得說“不”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