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敬畏
最近買了輛電動車,讓我擺脫了每天苦等公交的痛苦,特別是今年這異常炎熱的夏天, 我住的地方到公司不是很遠,但是路程比較曲折,沒有直達的車輛,所以每天出門到公司,順利的話,要一個小時,不順利的話(瘋狂的等公交)要一個半小時,而且令人痛苦的是,我到公司的時間,不絕對是由出門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公交車決定的,所以痛定思痛,狠心買了輛電動車,但是一切才剛剛開始。
買電動車是在晚上下班后,趕在電動車門店關門之前,付了錢,騎車回家, 一路小風吹著,帶著自己的老婆,瞬間感覺錢花的值啊,生活原來可以這么美好, 但是到家門口后,我就不這么想了,原因是我不知道應該把車放哪里,放在樓下吧,不放心,因為之前的自行車,還有朋友的電瓶車都是在樓下丟的,而且我的車還是新車,苦惱的不知道該怎么辦,開始產生后悔買車了,因為有可能這個車跟我的緣分就是今晚這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但在這個時候,我想到了我之前看王陽明傳時,里面有一個多戶共責的機制,讓我想到一個方法, 就是在小區里面隨便找一個電梯房,因為電梯房一般是一層三戶或兩戶,但是在上海,都是陌生人,即使住對面彼此也不曾認識, 我把電車通過電梯放在某一層過道里,這樣三戶人家彼此都會猜測這是哪家的,因為電車有報警,所以他們這種心理就會導致電車誰都不敢碰,小偷也是,他會忌諱報警會吵到住戶,而這個車有可能就是其中一家住戶的,所以想到這里我就放心的這樣做了,意料之中的是,這樣停放了一星期,依然安然無恙,頓感自己知行合一了_。
但是后來因為每次進出電梯很不方便(電梯太?。饕且驗樵谛^里找到了有人看的停車場,所以就轉移到了停車場,但是這件事告訴我,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
時間的長短
說說我的上下班之旅吧,也是讓我感觸最多的地方,因為我看到了很多讓我覺得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些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范圍。
路上逆行的車輛很多,而且絕大多數騎電動車的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目空一切交通燈,這還不是最厲害的,厲害的是有人騎電車戴耳機(完全聽不到別人按喇叭),而且還騎得很快, 有甚者逆行超車,白天也就算了,最起碼順行的人能看到對方,但是晚上那可是完全看不到啊,一不留神就接吻上了, 但是這樣的事情確實每天都會上演的,而且不是一兩個人,是絕對大多數人,為了幾秒鐘,寧愿犧牲自己的性命,我就在想,值么?
在我每天的抱怨聲中,一切照舊,我么天騎車異常緊張,而且我看到那些為了一點點時間,超車,闖紅燈,不停按喇叭,在路上兩人并行聊天嘻嘻等,我就心里難受,感慨為何現在的人都這么浮躁,我是程序員,每天寫代碼,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怎么跟人打交道,但是路人讓我看清楚了,浮躁是怎樣, 我在想,在古代,人們的交通工具基本靠腿,通信基本靠書信, 而我們現在各種交通工具都在提速,通信工具更是瞬息萬變,我們已經比我們的祖先快N倍了,為什么反而覺得自己還是慢呢? 也許佛學可以解釋這一切,那就是貪嗔癡。 無窮的欲望隱藏了本來寧靜的心靈,讓人像行尸走肉一樣,匆匆忙忙,去努力追求那些別人認為你應該去追求的東西,像是一個睜眼瞎,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
一萬次的僥幸,躲不過一次失誤,一次失誤,奪走的是你的一生和你家人的幸福,你也許只是想早幾分鐘回到家,但是有可能你永遠也回不到家,只能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任親人在旁邊哭泣,卻感受不到你的體溫,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不會那么明顯的感覺到生命的脆弱,一瞬間,就在那一瞬間,一個生命沒有了,她可能是一個孩子的媽,也可能是一個母親的女兒,一個男人的老婆,但是此刻他們已經不再同一個世界了,這一切就發生在我旁邊,隨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人活著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何在? 最近兩年一直在創業,和參與創業,屢屢不順,見到了各種意外,各種心力交瘁而無力回天,最后一次失敗后,我的身體垮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次我付出了多少,但是在創業面前,苦勞是多麼的一文不值,甚至被稱為可恥, 就這樣精神和身體的雙雙崩潰,讓我進入了持續的失眠,我開始思考,人活著的意義,人應該是為自己活,還是應該為別人活, 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為自己活了,但是你好好想想,你有多少日子是真正的為自己,多少個決策可以脫離世俗,完全按照自己內心行事,儒家的思想捆綁,讓你沒辦法放下很多包袱,雖然佛講求放下,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就像心學和佛學都告訴我們,人人都是圣人,只是夢有灰塵,無法時時刻刻遵從內心,為物欲而魅惑,而沒有了真是的自我, 到這里我會比較喜歡佛學里面那句,”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也即是我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我,那我也是借此虛殼,處世修行。
上面有些文藝,那本是我之前的想法,但是當我看到車禍那一刻是,我才真真的體味到了什么是活著的意義,那就是我可以看到燈光,可以聞到鼻香,可以思念父母,可以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老婆和家人,就是這么簡單。
人生短短幾十載,何必為了那些多余的物欲而勞廢身心,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時光,為了那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的名和利,千萬不要走入一種悲劇,那就是前三十年拿健康和幸福換名利,后三十年拿名利換健康和幸福,最終輸給了病痛。
總結
人生無常,生命何其脆弱,在生活的每一天,對自己好一點,別太委屈了自己,冷落了家人和朋友,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慢一點,再慢一點,只有慢了,才有時間來欣賞生活的美和生命的意義。